醬油行業追捕工業鹽的行動尚未偃旗息鼓,佛山另一食品領域豬血加工又被指濫用工業鹽。近日,有市民爆料,位于南莊的佛山肉聯廠在豬血內添加工業鹽及工業三聚磷酸鈉(一種洗滌劑)等輔料,然后銷往市場。
南都記者連續三次夜間暗訪佛山肉聯廠,確在現場發現工業鹽等輔料。爆料人、肉聯廠工人、保安等均證實該廠豬血加入了這些工業輔料。豬血老板則稱添加的全是食用鹽,但佛山肉聯廠回應,該廠豬血由外來商家承包收購,確有添加工業鹽,主要用于制作血粉,最終做成動物飼料。然而,根據《廣東省鹽業管理條例》,飼料生產也必須使用食用鹽。同時,有業內人士透露,豬血、牛血等加入工業鹽的情況很普遍,無論直接流向市場還是加工成飼料,都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爆料工業鹽等輔料炮制豬血
爆料人介紹,佛山肉聯廠的豬血一直承包給一個陳姓老板處理,每日22時開始殺豬后,豬血加工便隨之開始,一般會持續到次日凌晨一兩點才用車運走。這些信息后來也得到佛山肉聯廠廠長周學東的證實。
爆料人還稱,承包商在佛山肉聯廠內加工豬血時,會加入工業鹽、工業三聚磷酸鈉以及消泡劑。
6月13日0時許,記者來到佛開高速與南莊大道中交界處的佛山肉聯廠。夜色已深,佛山肉聯廠周邊一片靜謐,但廠內則燈火輝煌,人聲鼎沸,豬叫慘烈。
肉聯廠大門敞開,從外面可直接看到豬圈、屠宰車間、裝配車間。裝配車間前面的空地上停著10多輛等候的運輸車。趁保安不留意,南都記者走進了裝配車間和屠宰車間。屠宰車間內殺豬、洗豬及清理內臟,裝備車間則對豬肉檢驗蓋章,一片繁忙。
記者在兩個車間交界處發現了一個1立方米大的小池子,池里尚殘存著一些豬血。一旁洗內臟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豬血加工已經結束,早已拉走。該人員證實,豬血加工過程中確有加入鹽,“但我們不知道加的是工業鹽還是食用鹽”。)
暗訪豬血加工現場發現工業鹽
6月13日晚11點半,南都記者再次來到佛山肉聯廠,比上次提早半小時,恰逢豬血裝車。
記者看到,一輛車牌號為“粵Y 39D××”的小型貨柜車正停在爆料人指出的位置。在車后的臺階上,10多個顏色各異的圓桶散亂地擺放著。這些圓桶高約80厘米,桶口直徑約50厘米,工作人員稱每桶可裝100斤。兩名男子正在費力地將這些桶拖上貨車。
“桶里裝的是什么東西?”南都記者問道。
“豬血。”一位嘴里叼著煙的年輕男子回答。
這些桶旁邊,是三個白色的大袋子,袋身寫著“白鵝牌高級精制鹽”,凈含量50kg,產品標準號為G B/T 5462-2003。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標準號,G B /T 5462-2003屬于工業鹽標準,食用鹽的標準則是G B/T 5461-2003。
保安介紹,承包豬血的陳老板一般不到現場,一部分是市場零售商自己來拿貨,一部分則由工人裝車運走,“一天要運好幾趟呢”。
大約10分鐘后,裝有10多桶豬血的小貨柜車駛出佛山肉聯廠,考慮需到現場捕捉證據,記者此時并未跟蹤其流向。
在初步加工豬血的小池子旁邊,記者發現了一袋打開的“工業三聚磷酸鈉”和一袋“檸檬酸鈉”,墻頭則擱著一袋“消泡劑”。爆料人、周圍工人、肉聯廠保安均證實,就是這些輔料被放入豬血。
6月14日凌晨,南都記者進入佛山肉聯廠,血池加工點旁,幾位中年婦女正在洗豬內臟。南都記者指著血池旁邊的工業鹽袋子,問旁邊洗內臟的中年婦女是否加這些鹽,該婦女點頭稱是,還指著工業三聚磷酸鈉的袋子對南都記者說,“還要加這個”。保安則指著廠門口豬血桶旁的工業鹽袋說,這就是往豬血里加的鹽。該保安還勸南都記者,“別吃豬血,太臟了。”
不愿透露姓名的屠戶和肉聯廠員工稱,豬血內放鹽是軟化豬血的必備程序,加入三聚磷酸鈉、檸檬酸鈉、消泡劑等能改善豬血口味和色澤。)
6月14日22點半,南都記者第三次來到佛山肉聯廠,與上兩次的松散態度不同,兩位保安都顯得很警惕,不停巡視。
6月15日凌晨,趁保安不注意,記者又來到豬血加工池,池子出奇的干凈,前一天還放在旁邊的工業三聚磷酸鈉、檸檬酸鈉、消泡劑等輔料也全部不見了。
豬血流向廣州佛山部分市場
記者以購買豬血的名義在工人處拿到了收購商陳老板的電話。6月14日2時02分,老板娘在電話里介紹他們住在里水,豬血的價格80元/桶(100斤裝),但需要自己到肉聯廠取。
記者提出,能否買“不加工業鹽的豬血”,老板娘首先稱自己的鹽是從鹽業公司買的,很正規。但隨后又稱,“如果你要,可以給你買兩包其他的鹽”。
6月14日上午10點多,記者再次撥通陳老板的電話。這一次,接電話的是他本人。他介紹,自己除了在佛山肉聯廠有收購業務外,還在三水某肉聯廠收購豬血。他稱現在的主要業務是將豬血深加工成“蛋白質血”,然后做“動物飼料”。對流向火鍋店或菜市場的業務,他稱只有一些佛山老客戶自己到肉聯廠拿貨,然后做批發。
記者問及此前所見的運輸車,陳老板稱是運貨到廣州,但未透露具體地址。記者再次問及能否買到“不加工業鹽的豬血”,陳老板則對工業鹽矢口否認,稱“我們用的都是食用鹽,沒有工業鹽”。
6月14日晚9時39分,記者用另外的電話再次聯系陳老板,他卻不認販賣豬血,匆匆掛掉電話。
按陳老板透露的線索,他手中的豬血主要流向廣州及佛山部分市場。記者連日走訪,在禪城山紫市場發現了來自佛山肉聯廠的豬血。檔主夏先生介紹,自己每天都到佛山肉聯廠拿約20斤豬血,成本25—30元,零售3元/斤。對于佛山肉聯廠豬血加入工業鹽的問題,夏先生矢口否認,稱絕對是食用鹽。但他也坦言,自己去的大多數時候,豬血加工已經完畢,沒看到加的是什么鹽。
回應
佛山肉聯廠廠長:
加工業鹽的,主要做血粉食用的,加的都是食用鹽
記者日前聯系到佛山肉聯廠廠長周學東,他向記者證實,陳老板確有向豬血里添加工業鹽,但這些工業鹽豬血主要是用于制作“血粉”(注:一種非常規動物源性飼料)。“也有流向市場賣作食用的,但那些加的都是食用鹽。”
周學東介紹,陳老板是江西人,40多歲。從上世紀佛山肉聯廠成立開始,陳老板已在此收購豬血。“他一般都用作工業產品的,最開始給東莞的一些企業做染料,后來做蛋白血粉。”“因為他是在做血粉,最后做成動物飼料,加工業鹽也沒什么奇怪。”周學東坦言,在“威極醬油門”事件出現前,肉聯廠對工業鹽的監管確實沒什么意識,“但就我的了解,陳老板賣給市場食用的豬血很少,他也確實買了食用鹽放到肉聯廠里。”
延伸
飼料生產可否加工業鹽?
國家未明文規定,廣東明確規定須使用食鹽
今年5月1日,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最新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并未對鹽類添加有明確規定。記者隨機聯系了國內5家從事血粉生產的公司,也難統一說法。其中兩家稱血粉中不加任何鹽類;還有兩家稱只加食用鹽,不能加工業鹽;也有一家公司稱,血粉只要是做成飼料的,就可添加工業鹽,“沒有危害”。
“肯定不能用工業鹽。”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杜冰分析,工業鹽豬血流入食品市場的危害不言而喻,但就算做成飼料,也存在安全隱患。“就像土地被污染了長出毒大米一樣,豬、魚等動物吃了工業鹽飼料也可能將超標的重金屬沉淀在肉里,其比例和數量難以確定。”廣東同樣有此擔憂,2002年10月修訂的《廣東省鹽業管理條例》第三條就規定,畜牧、漁業和飼料生產用鹽必須使用食鹽,而非工業鹽。
漏洞
佛山肉聯廠廠長:
“保證不了工業鹽豬血出廠后不流向市場”
多方走訪后記者發現,不僅佛山肉聯廠,佛山其他肉聯廠幾乎都將豬血或牛血賣給采購商。有業內人士和不愿具名的屠戶向記者披露,豬血和牛血內添加工業鹽的情況很普遍,“只是不知道這些血到底是流向市場還是真的做成了飼料”。記者梳理發現,無論是直接流向市場,抑或加工成蛋白血粉,都存在安全隱患,且各環節均存在監管漏洞。
上游經銷商:購買不需任何材料
以陳老板所用的“白鵝牌”工業鹽為例,佛山就有多家經銷商。記者聯系到南海大瀝一家經銷商,一位胡姓經理就介紹,“白鵝牌”工業鹽很暢銷,當前價格約為550元/噸。當記者問及購買此鹽是否需查看企業資質時,胡經理回應:“不用看任何材料,你要多少,下訂單即可。”記者隨后又直接提出,想用這鹽來加工豬血或雞鴨血,胡經理則稱:“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一般不建議用于食品加工,但你買了怎么用就是你的事了。”
記者隨后又聯系了多家工業鹽經銷商,發現購買均不存在障礙。
中游肉聯廠:未重視監管工業鹽
當工業鹽來到肉聯廠,再往豬血或牛血里添加時,監管同樣面臨尷尬。按照佛山肉聯廠廠長周學東的理解,陳老板的豬血最終是加工成血粉飼料,添加工業鹽無可厚非。
周學東坦言,肉聯廠監管只能局限在廠內。“我可以保證在廠內賣給個人或商販的都加食用鹽,也可保證他們加工時清潔安全生產,但我保證不了那些加了工業鹽的豬血出廠后不會流入市場,肉聯廠不可能24小時全程跟蹤。”
下游市場:沒有檢測標準
事實上,這種監管困境在下游市場更加嚴峻。一方面,如果陳老板全部將工業鹽豬血加工成了蛋白血粉,但他賣出去后,仍然不能保證這些血粉真的只做成了飼料。近年來,鄭州、貴州等地血粉勾兌成豬血或毛血旺進入食品行業的事件層出不窮,相關監管依舊缺失。
另一方面,如果工業鹽豬血直接進入了市場,則沒有檢測標準監督。據中南市場常務副總經理鄺巨明介紹,現在對豬血只能像其他食品一樣,檢測其亞硝酸鹽是否超標,檢測不了重金屬的問題。“而且,就算亞硝酸鹽不超標,也不能說明其豬血就沒添加工業鹽。”周學東也證實,對于豬血這種低端食品,多數時候靠商家自律。“如果檢測程序增加,成本和價格也得上升,消費者和販賣者都接受不了。”(統籌:南都記者劉洋采寫:南都記者劉洋 楊森 邵銘 陳怡攝影:南都記者楊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