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海南《黎族故事》北京參演 共獲劇目金獎等10項大獎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2-07-07 14:06

      海口網7月7日消息? 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今晚在北京閉幕,海南參演劇目《黎族故事》一舉摘得劇目金獎(最高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演員獎、最佳節目獎、最佳新人獎等6項嘉獎,另外,還獲得音樂獎、演員獎、節目獎等3個單項獎,海南省代表團榮獲優秀組織獎,共計10項大獎,為全省人民爭得了榮譽。

      省政府第一時間向《黎族故事》晉京演出劇組發出賀電,向劇組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希望演職員們戒驕戒躁,繼續努力,為海南國際旅游島文化藝術事業再立新功、再創佳績。

      據了解,《黎族故事》摘得劇目金獎為舞蹈詩類唯一獲獎作品,彭煜翔獲得最佳導演獎,王持久獲得最佳編劇獎,周格特力加、張姝、劉嵩獲得最佳演員獎,《樹衣》《耕魂》獲得最佳節目獎,林曉曼、云肖肖獲得最佳新人獎,單項獎中,作曲傅江寧、胡煜獲得音樂獎,賈琳、邢奎、李齊偉獲得演員獎,《鼻簫》《夫妻樹》獲得節目獎。

      省文體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黎族故事》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關鍵在于黎族題材既與第四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的宗旨相吻合,又與黎族的地位、貢獻和文化特色密切相關。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約有127.74萬黎族同胞,其中海南有120萬,占整個黎族人口的94%,是黎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黎族先民與漢族等其他民族移民和睦共處、同舟共濟,為海南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外,黎族給海南島留下了一大批寶貴的文化遺產,如黎族歌舞、黎族“三月三”節、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鉆木取火技藝、黎族原始制陶技藝、黎族傳統服飾、黎族傳統婚禮等優秀黎族文化項目。

      據了解,《黎族故事》劇本是通過社會公開征集的方式脫穎而出,該劇本以海南島上黎族祖先傳說為主線,以4000多年前黎族先民渡海遷徙海南島的情、景、夢為魂,通過歌、舞、詩、畫等藝術形式,表現了黎族先民自強不息,薪火相傳的發展歷程,抒寫了一曲黎族兒女勤勞、智慧、團結奮斗、建設美好家園的生命贊歌。

      另外,《黎族故事》主創團隊陣容強大,該劇由國家一級編導彭煜翔擔任總編導,著名詞作家王持久擔任總撰稿,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張繼文擔任舞美設計,保證了該劇能夠從內容到形式上的精益求精。

      副省長符躍蘭出席了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閉幕式。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黃晶] [編輯:李昕昕]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