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黑龍江墾區城鎮化率80% 相當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2-07-16 19:42

      三年來,黑龍江墾區新建改造住宅及配套設施達2600萬平方米,區60萬農場職工和家屬從分散的場隊搬進集中于場部的新居,城鎮化率達到80%,相當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均住宅面積達28平方米

      日前,在形似天鵝的祖國北疆黑龍江的三江平原腹地,《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進了黑龍江墾區紅興隆管理局的農墾職工居住地——香檳水岸住宅小區,看到的是一座“美國加州風情”的陽光小鎮,獨棟小樓、連排建筑、多層住宅樓坐落于碧水溪畔,掩映在鮮花綠樹叢中,令人難以置信這里就是“北大荒”。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署最佳環境范例獎的小區并不是“北大荒”精心打造的稀有典型,而只是上百個農場小鎮中普通的一個。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隋鳳富告訴本刊記者,經過三年的“造城”,墾區新建和改造住宅2600萬平方米,大多數農墾人已經實現了“耕種在廣袤的原野上、居住在現代化的城鎮里”的夢想。

      僅僅三年時間,黑龍江墾區就從2600多個布局分散、生活條件相對落后的居民點,集聚到105個有優美居住環境的小城鎮和500多個現代化農業管理區。

      三年實現80%城鎮化

      在友誼農場的華瑞園小區,職工家屬尹麗麗帶著記者參觀自己的住房,三世同堂一家五口居住的是一座200多平方米的小樓。“我就在家相夫教子”,說到家里承包了750畝地,養一臺聯合收割機,一年能收入五六十萬元時,尹麗麗話語間洋溢出來的是幸福與自豪。

      友誼農場是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援建的中國第一個現代化國營農場,是國內外聞名的明星農場,但農場職工生活的現代化卻和黑龍江墾區的大多數農場一樣,2008年才剛剛開始。在搬入新居之前,尹麗麗家在離場部20公里的居民點,住的是沒有上下水和室內衛生間的平房,沒有集中供暖只能自己燒小鍋爐,更談不上公共設施和小區環境。

      黑龍江墾區現有耕地4000多萬畝,約占全國的2%,開發建設60多年來,黑龍江墾區累計為國家貢獻了5000多億斤糧食,相當于2010年全國糧食產量的一半。2011年,墾區產糧407億斤,其中調出的商品糧達380億斤,占全國商品糧調出總量的四分之一,是我國名副其實的最大商品糧基地。

      在開發過程中,墾區的113個農場形成了100多個小城鎮,2600多個生產隊和居民點呈自然村落狀態分布。直到2008年,墾區近一半人口的居民點住房仍是軍營式平房,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差不多,甚至還有少數人住在類似窩棚的地窨子里。60多年來,墾區依靠轉業官兵、知青等“墾荒人”開發建設,現在的職工最多不過是第三代農墾人。隋鳳富說,墾區現代農業發展面臨人才外流的嚴峻考驗,農場也有“空殼化”趨勢。

      為解決居民點布局散亂、人口分散、建設重疊問題,改善職工住房條件,留住現代化農業人才,墾區2008年開始大力推進“撤隊并區”整體搬遷居民點。三年來,新建改造住宅及配套設施達2600萬平方米,相當于前60年建筑總量的75%,整體搬遷居民點1700多個,黑龍江墾區60萬農場職工和家屬從分散的場隊搬進集中于場部的新居,城鎮化率達到80%,相當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均住宅面積達28平方米。

      三年“造城”,使得墾區職工在城鎮化巨變中真正享有了與市民同等待遇的安居保障。一是多數農場職工由平房搬進樓房,人均住房面積高于全省,自來水普及率高于全國;二是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改善。墾區教育既注重向學齡后提升——高中教育做到了廣覆蓋,又兼顧向學齡前延伸——幼兒教育實現了高水平。墾區醫療實現了醫療設施由舊變新、醫療設備由少變多、醫療用房由小變大、醫療技術由低變高和醫院門庭由“冷”變“熱”的重大轉變;三是居民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墾區博物館、圖書館數以千計,互聯網絡、廣播電視全部入戶。


      “造城”的效益在于“造地”

      在大興農場小城鎮里,90%的農場職工已經住進別墅和樓房。雖然離土地遠了,但農場購置8臺通勤班車,在播種插秧和秋收的農忙季節向各個地塊開通,讓沒有私家車的農場職工也能坐著汽車去種田。

      隋鳳富說,種子研發、選育,水稻育秧,肥料選擇、配比,都不在農田中,收獲后的糧食銷售也遠離農田。在農田中播種和收獲的時間很少,只能占到整個農業產業的30%,其余70%的時間都在城鎮中完成。墾區要走的就是這樣一條“耕種在廣袤的原野上、居住在現代化的城鎮里”的道路。

      “墾區城鎮化建設不但沒減少耕地,反而因為‘撤隊’后進行的土地復墾增加了。”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權赫宇向本刊記者介紹說,2009~2011的三年間,墾區共拆遷房屋1561萬平方米,其間復墾耕地約49萬畝,相當于每拆一畝地的房屋,可復墾近20畝土地。這等于再造了一個大中型農場,每年可增糧5億斤。

      權赫宇說,墾區將2600多個生產隊合并為500個管理區,每個“作業點”經營耕地由1.6萬畝增加到每個管理區8萬畝以上,進一步促進了土地規模經營,“過去一個作業點經營一個村的土地,現在耕種一個鄉鎮的田地,能更有效地發揮墾區大機械的作用,挖掘黑土地的糧食潛能。”

      更加深刻的變化是,黑龍江墾區在加快城鎮建設的同時,著力打造產業體系。目前,墾區已建成建三江、九三、寶泉嶺3個經濟開發區和一系列產業園區,形成了互補性強、覆蓋面廣、與周邊產業有機銜接的格局,增強了城鎮發展的內生動力,為墾區小城鎮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在“撤隊并區”過程中,過剩的農業勞動力逐漸脫離農業生產,進入城鎮居住,為發展城鎮經濟和農業產業化創造條件。據統計,墾區農產品由2008年的1500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2400萬噸。食品加工與制造業增加值由2008年的44.3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85億元,年均增長約25%。產銷、農超、城鄉對接的“直通車”,讓城里人吃上物超所值的“新鮮物”,讓農區人賺到心安理得的“致富錢”。

      接受本刊記者采訪中,黑龍江省社科院院長曲偉認為,黑龍江省根據墾區現代化大農業快速發展的實際,跳出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傳統道路,不僅給黑龍江墾區帶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還為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蓄積了“勢能”。

      “造得好”還需“遷得動、住得起”

      黑龍江墾區原來的2000多個居民點,散落在廣袤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兩大平原上,是按照“先生產、后生活”的原則,以建場之初的生產力水平布局的,點分散、人口少、無配套。如果把原有居民點修修補補建設小城鎮,不僅工程量大,還無法進行功能配套建設,集中供水供熱等問題難以解決,讓農場職工擁有現代市民的生活環境是無法想象的。

      按照黑龍江省委提出的“二十年不落后,五十年不后悔,一百年仍是景”的建設標準,黑龍江墾區統一規劃布局,重點建設了105個小城鎮,其中有九三管理局、建三江管理局等5個十萬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海林農場、友誼農場等50個萬人以上的重點城鎮,50個一般城鎮。

      依托萬頃三江濕地、千里沃野綠洲、百個湖泊泡沼,黑龍江墾區還探索出一條綠色的城鎮化道路。寧肯少建一棟樓,也要多栽一片林;寧肯少修一段路,也要多增一塊綠;寧肯少收一筆錢,也要多留一處景,最大限度“護綠造綠”。

      在九三管理局局直萊河高標準住宅小區,正在裝修房子的農墾職工王東林告訴本刊記者,他去年花58萬元買下了這棟208平方米的住宅,四室兩廳兩衛,幾百米外就是局體育中心,里面游泳池、乒乓球室、籃球館甚至保齡球等設施一應俱全,免費向職工開放。今年,黑龍江墾區繼續推進住房改造,計劃新建住宅500萬平方米以上,再撤140個居民點,全面完成“撤隊并區”。

      “小城鎮建設雖然能夠改善職工居住條件,但由于很多職工習慣了多年的生活和耕種方式,不愿意搬離住了幾十年的老宅。”權赫宇說,不僅如此,很多農場也不愿意興建,“2004年撤一個生產隊大概要500萬元,單純依靠‘地租’過日子的農場面對這筆巨額資金也犯難。”

      為了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居民點整體搬遷,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直接對小城鎮建設進行補貼。2008年和2009年,黑龍江墾區對整體搬遷的居民點實行每平方米補貼200元的激勵政策,兩年內共拿出7.9億元補貼資金。此外,墾區還根據國家危房改造政策,使參與搬遷的農場職工每戶獲得補貼7500元。

      示范帶動加快了搬遷進度。“第一年搬遷時,很多職工想不通,進展較慢。第二年搬遷時,先搬的農戶就成了很好的示范。”和平牧場負責人倪金珠向本刊記者介紹說,第二年,很多想不通的住戶找上門來,主動搬遷。從2008年到2011年四年間,黑龍江墾區共撤并了1783個居民點,轉移24.81萬戶,其中90%以上住戶進了城,轉移人口達60萬。

      針對職工不同的經濟條件,黑龍江墾區規劃了別墅型的低層住宅、多層住宅,以及面積相對較小的廉租房等多種住宅形式。“一般的多層住宅每平方米售價在1000多元,墾區按照高標準配套低成本銷售的形式賣給農場職工,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只有七八萬元。”權赫宇說,通過原房屋的評估作價、農墾總局補貼和國家危房改造資金配套,一般家庭湊夠七八萬元不成問題。

      權赫宇說,如果仍有資金困難,可通過承包地抵押,農場協調貸款的方式解決那些確實有經濟困難,無力購房的問題。農場還規劃建設了一批面積在三四十平方米的廉租房,特困職工只要每月交20元租金,就可以一樣享受到市民生活。

      59歲的常文全是和平牧場五棵樹管理區的職工,“原來的老房子快不能住了,也不值錢。新房子80平方米,只交了兩萬元,要是自個建得花7萬元,根本負擔不起。”而且,換了新房后冬天更保暖,他家里養的幾頭牛也放進了現代化的養殖小區中。□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春雷 管建濤

    相關鏈接:
    黑龍江:1813名村官上大學 遠程教育提升素質
    黑龍江現見義勇為英雄人物 90后推人上岸后沉嫩江
    黑龍江“風能太陽能屬國有”規定被指涉嫌違憲
    傳黑龍江鳳凰山現UFO 游客拍照警方核實中(圖)
    黑龍江鳳凰山驚現UFO 警方核實中
    專家確認黑龍江鳳凰山不明發光體為UFO(圖)
    黑龍江中2464萬銷售點梅開二度再攬500萬(圖)
    黑龍江一中學保安半工半讀高考考出620分
    黑龍江9人合買團豪氣買彩 兩月狂中體彩近3000萬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 [作者:李春雷 管建濤] [編輯:鄭克姍]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婷的性放荡日记h交| 美女被免费网站91色| 男人桶进女人p无遮挡小频| 国产精品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区|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蜜芽|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男人咬奶边做好爽免费视频| 麻绳紧缚奴隷女囚| 日韩欧美色综合| 免费a级毛片永久免费| 黑白配hd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网站| 国产精品污视频| 一本一道dvd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伦久久久久|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 国产欧美国产精品第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最近电影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色国产欧美日韩| 男女午夜性刺激| 国产激情对白一区二区三区四|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www.亚洲色图| 妲己高h荡肉呻吟np|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福利视频999|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