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8日消息? 7日,記者跟隨瓊山一小的一組調查人員走訪了部分已遞交材料的新生家庭。調查人員像福爾摩斯一樣細致調查、走訪,排除一個個疑點,確保了新生家庭報名材料的真實性。
據了解,瓊山一小的學位相對比較緊張,申請登記者比較多。目前,全校有390多名學生遞交的入學資料存在疑點,需要入戶調查。學校已經派出4個小組分別走訪。
?
雙向詢問:綜合大人孩子的話排除可疑點
7日上午9時40分,記者跟隨調查人員來到了瓊山地稅局宿舍。在吳副校長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一位姓鄭的家庭。
“小朋友,來,我們做個朋友好不好?”進門后,吳副校長就拉著鄭小朋友問。其他調查人員則負責詢問孩子的家長。據吳副校長介紹,他從2003年便開始做入戶調查,而這種詢問方式便是他多年來總結出的“偵破法”。“小孩子不會說假話,家長會說假話。我們四個人分成兩組,分別詢問,然后一綜合,如果矛盾,就說明有問題了。”
“小朋友,你睡哪里啊?”這是吳副校長開始“偵查”的第一個問題。這位姓鄭的小朋友指指旁邊的床鋪。“爸媽睡哪里呢?”小朋友一下犯了難,“爸媽不在這里。”這個回答引起了吳副校長的警惕,因為按照《2012年秋季入學招生方案》,無特殊情況,子女需跟第一監護人在一起,并在第一監護人的居住地所劃片區學校進行報名。吳副校長用手指著正在跟調查人員談話的家長問道“這位是誰啊?”“這是姑姑。”
根據招生方案,通過姑姑的房產所在片區進行報名是不被允許的。
隨后,吳副校長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跟其他調查人員進行了交流。經過交流發現,原來這位鄭姓小朋友的爸爸在萬寧做水泥工,平時流動性很大,媽媽則在秀英區永興鎮老家,鄭小朋友一直跟姑姑在一起居住。
雙方一交流,情況一下明了了,吳副校長心中的疑點也得到了排除。“他屬于留守兒童的性質,因為是長期在這里居住,所以他也算是合格的,可以予以登記,并發放通知書。”
?
微服私訪:存疑家庭將被隨機多次走訪
中午11時許,調查組來到了陳X菲家。陳X菲的父母在河口路上開了一家小商店。
同樣的戰術,吳副校長穿過商店,走了后面,找到了小孩。家長也跟著進來了。吳副校長使了個眼色,站在一旁的調查員吳站長對家長說,“來,我向你詢問一下。”說著就把陳X菲的父親帶到了外面。
吳副校長開始跟陳X菲交流,“你睡哪里啊?”“哪個牙刷是你的?”“這個床是誰睡的?”也許是有些緊張,小孩不知道床是誰睡的,經過了好一陣詢問,才扭扭捏捏地說,“這是媽媽和哥哥睡的。”
這里沒有疑點,吳副校長來到門口開始和家長交流。“他這個店的營業執照不是孩子父親的名字。”一個調查隊員說道。孩子的父親忙解釋,“營業執照還沒有辦理過戶。”如此仿佛沒有了疑點,按邏輯都說得通。調查隊員走出了商店。
剛走出幾步,吳副校長轉過頭來說,“明天我們不打電話通知家長,再來看看,如果家長孩子在這里賣東西,那就沒問題了。”
?
當面反饋:不符合要求將無法發放通知書
據了解,大部分家庭所報材料是真實可信的,但也有部分家庭存在造假行為。主要是,有的人借用親戚或朋友的房產證,在房產局辦理房屋租賃書,以此獲得報名資格。與此同時,也存在有些人有多套房產,然后選擇不同區域進行報名的情況。
這正是調查入戶排查的重點,不過判定的方法很簡單:必須是唯一的長期居住地。
家住瓊山區食品公司的陳先生便沒有逃過調查人員的眼睛。
來到陳先生家后,吳副校長便拉著小孩,問住哪里、睡哪里、在哪里學習。可是由于剛搬來,孩子不熟悉,對于吳副校長的問題,小孩顯得很茫然,被問了幾個問題后,便紅著臉跑到了父親的身邊。與此同時,陳先生對于調查隊員的問話也顯得很無奈,真相頓時浮出水面。
隨即,調查人員跟陳先生做了解釋,“這種情況是無法發通知書給你孩子的,你還是趕緊回原來所在片區去辦理申請入學手續吧。”
?
部門提醒:不合格者趁早回原片區辦理
據了解,學校調查摸底時間為8月6日—10日,之后各個學校將把調查摸底情況匯總成表并上報教育局,招生辦則將在8月13日—20日進行相關審批工作,學校則會在8月21日—24日發放入學通知書。
對于目前因材料不符合登記要求的家庭,市教育局工作人員提醒,希望各位家長盡快與所在片區學校進行聯系并遞交報名材料,“不要拖到最后,不然就來不及了。”與此同時,由于各個學校的招生人數將根據學校學位數來決定,對于超額的部分,學校將把超額部分提交給教育局,因此盡早遞交申請材料,也將有助于學校制定表格,以便市教育局能夠統一安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