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組件價格下跌不止、美歐“雙反”(即“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頻繁出招,在經歷了多年的快速發展后,中國光伏產業今年來遭遇“生存危機”。
???????巨大的壓力之下,業內響起了“出口轉內銷”的聲音,但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美歐“雙反”理由虛弱無力,中國企業應借力于政府,積極應對,“此時放棄海外市場無異于自廢武功。”
???????2012年對于中國光伏產業來說可謂“多事之秋”。
???????先是5月美國商務部初裁認定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業存在補貼和傾銷,要求中國光伏產品提供與“傾銷幅度”相當的31.14%至249.96%現金擔保。7月24日,歐洲最大太陽能板制造商SolarWorld又領銜歐洲行業聯盟提起申訴,要求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內憂外患”中,業界盛傳中國光伏企業恐爆發破產潮,而作為中國光伏出口最大市場,歐盟一旦立案,或將成為壓垮整個產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這種情況下,有業內人士建議光伏企業縮減出口規模,開拓國內市場。
???????對此,梅新育強調,中國企業不能“自廢武功”。在他看來,美歐“雙反”許多指責實際完全站不住腳,其根本原因,是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比如,美國企業在‘雙反’申訴中指責中國政府給光伏產業補貼超過400億美元。我按照2010年匯率估算了一下,相當于2700多億元人民幣。而中國當年全年財政科技支出是3200多億元,按這樣說,84%就給了光伏產業,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光伏在中國是一個很小的產業,這種指責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針對歐盟將于不到一個月后做出是否進行“反傾銷”調查決定,梅新育指出,中國應通過外交交涉和盡職調查盡可能阻止歐盟發起調查,設法遏制國外貿易保護主義。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還要建立“第二道防線”。梅新育表示,一旦歐盟決定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國政府要力保歐盟給予中國光伏行業以市場經濟地位待遇,保證中國光伏行業應訴時擁有主動權。
???????梅新育強調,中國光伏產業是高度出口導向型行業,由于此前美國初裁認定中國光伏產業存在傾銷補貼,現在美國市場已經縮小,而中國國內市場的培養仍需時日,保持歐洲市場的開放至關重要。當前產業高度國際化,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完全國內消費自己的產能。因此,中國光伏不能放棄海外市場,政府要為企業在國際市場創造一個平靜的“競技場”。
???????梅新育說,中國能迅速成長為全世界最大光伏設備生產國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中國光伏業自身效率的提高和努力是不可抹殺的,是競爭力優勢的體現。“企業要保持這種競爭力,不能自廢武功。”
相關鏈接:
光伏之殤:尚德破產聲再起 南大光電上市前變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