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南皋村落井男童營救現場,999急救人員仍在等待。
明明生前和奶奶住在南皋村的出租屋。
明明生前的照片(翻拍)。
深入井下探頭無法辨別遺體位置,井內連接95米長抽水管致救援受阻
截至昨晚10時,距明明(化名)墜井已經53小時,但因空調井內附抽水管,井深、口窄致多套救援方案失敗,其遺體仍未打撈上來。
8月13日17時30分,3歲男孩明明在踢球時,不幸落入95米深、直徑42厘米的一口空調井中。昨日11時30分,救援人員通過潛水探頭發現,明明在水下已無生命體征。
抽水管影響打撈
14日中午,救援人員使用深入井下的視頻探頭和探照燈,在距井口約42米處發現了明明。當時明明已無生命體征。
確認遇難后,救援人員先后采用了挖掘破井壁、鐵網打撈、繩索困套等多種救援、打撈方式,均未成功。
救援隊專家表示,因為井內還連接放置95米長、8厘米粗的抽水管,影響視頻探頭、打撈繩索下井作業,致使打撈一直進展不順,因此救援隊決定先把抽水管拔出。
拔管過程中,抽水管多次斷裂。從昨日凌晨至中午,救援人員先后拔出13根、共計38米長的抽水管,但井內仍有約60米難以拔出。救援人員不得不再次開會商討其他方案。
下午1時許,朝陽區應急指揮工作人員將警戒范圍擴大到距現場約200米外。
遺體或已繼續下沉
救援人員介紹,井深95米,井底三四十米全是淤泥、垃圾等混合物,上面有20米左右的積水,只有上方40米是空管道。
前日中午,救援人員在井下約42米、水深約2米處,發現了明明的遺體。但在昨日,深入井下的視頻探頭,無法找到明明的具體位置。部分救援人員認為,明明遺體已經下沉到淤泥中,打撈難度進一步增大。
除此之外,救援人員從挖井方處了解到,該空調井并非直上直下,在距地面七八十米處,深井呈螺旋狀下沉。直上直下的視頻探頭、打撈繩無法繼續下伸。
“這次打撈工作難度極大。因為第一次遇到,誰也拿不出最好的解決方案。藍天救援隊的成員還曾向國際救援專家請教,但國際專家表示也從未遇到此種難度救援,只能一步步研究、試探。”救援人員表示。
經過了三天煎熬,明明的父母已憔悴不堪。明明父親聶業圣表示,建材廠的人曾經找到他,跟他協商“私了”,被他拒絕。他說,一定要先把明明打撈上來,否則談什么都沒意義。
■ 逝者
可愛的甜嘴小淘氣包
“媽媽,來救我!”何雪梅一閉眼,就聽見兒子明明在向她呼救。
3天了,井下的兒子,杳無音訊。
“沒希望了吧。”前日凌晨,當何雪梅知道兒子已位于井下40米時,就已經絕望了,“40米以下就是水。”
孩子的父親聶業圣,靜靜地坐在井后的臺階上,把頭埋進胳膊彎,一言不發。
井口的那1秒
8月13日下午,當明明緊跟著他的小藍皮球跌入無蓋井里時,何雪梅就追在兒子身后不到10米遠的地方,“我都沒來得及喊一聲。”
1秒,就一秒!
何雪梅說孩子在井邊就停留了1秒,頭朝下栽進了井里。
那1秒,讓何雪梅完全崩潰。
她撲到井邊向兒子嘶喊,“你能聽到媽媽說話嗎?”井下傳來兒子的哭喊,“媽媽,來救我。”
井里黑乎乎的,何雪梅看不見孩子,只是急著問:“井下有沒有水?”
兒子則拖著長聲回應,“沒有水,媽媽,來救我。”
“兒子,你千萬別動,媽媽來救你。”何雪梅瘋了一樣央求周圍的人們報警,又轉身趴在井邊向兒子喊話。”
但孩子的聲音卻越來越微弱。
大概過了10多分鐘,管道井里傳來“砰砰砰”的聲音。何雪梅說,悶響過后,她再也沒有聽見孩子的聲音。
院子里的淘氣小子
3天來,南皋村村口的橋上,不時聚集著村民向岸南的建材城方向張望,“孩子還沒救上來啊?”人們相互詢問著。
問及聶家的位置,人們往南一指,一個不到兩米寬的胡同。往里走,兩邊都是2層高的加蓋樓。
南皋村,聚集著千余戶外來人口,加蓋樓里,隔出一間間五六平米的房屋,人們在此安家。
穿過人們搭在屋外的衣服,登上鐵架子做成的樓梯,二樓8戶人家的小院,是明明生活了3年的地方。
一扇紅木門上掛著銅鎖。“這是孩子和奶奶住的地方,月租270塊錢。”安徽人趙邦云(音)和聶家當了3年的鄰居,也是聶業圣的老鄉,“看著那孩子長大的。”
趙邦云眼里,小明明白白凈凈,不管誰一看,打心眼兒里就會喜歡他。
鄰居蘇大姐聽說聶家的孩子沒了,難以置信地向街坊求證,“就是那個每天在院里跑著耍的男娃?”
小明明不怕生,嘴特甜,“一進我屋,就朝著我喊阿姨。”蘇大姐說,院里的叔叔、阿姨、奶奶,每天會被小明明的甜嘴喊個遍。
男娃娃也淘氣,快一米高的明明,是院里的孩子中,最能上躥下跳的。鄰居的紗窗上,補著一個拳頭大的洞,小家伙曾經伸手進去,敲人家的頭,把大伙逗樂。
“可愛的小淘氣包。”同院的人這樣形容他。
趙邦云的女兒也已三歲,和明明玩耍了整個夏天。
昨天,躺在床上,小丫頭嘟囔著嘴說,“明明掉到水里了。”趙邦云說,幼小的女兒還無法意識到,她已經永遠地失去了一個小伙伴兒。
父愛下的“特別”兒子
也許,明明在媽媽肚子里時,就是個調皮鬼。“懷的特別辛苦。”聶業圣的老鄉說,何雪梅懷著孩子時,身體就不好,吃什么吐什么。
趙邦云看來,聶家并不富裕,明明出生后,何雪梅要照顧孩子,家庭幾乎全靠做木工的聶業圣一人養活。今年年初,何雪梅才在一家電子廠當了工人。
但不管家里如何吃緊,聶葉勝極寵愛獨子,“孩子要什么就給買什么。”鄰居們說,聶業圣脾氣不太好,但從沒打過兒子一指頭,“連罵都沒見罵過。”
每天晚上,聶業圣下班,孩子會跑到一天都沒見著的爸爸懷里,父子倆親昵得讓人羨慕。
“兒子特別可愛,特別懂事。”聶業圣說,把所有的“特別”加上來形容兒子的好,都不為過。
命運總是難測。
趙邦云記得,8月13日上午,何雪梅和婆婆一早就帶著孩子上電影博物館玩,“中午又回來了,說博物館周一閉館。”
趙邦云想,要是一家人在博物館玩上一天,聶家一定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兒。
9月,3周歲的明明該上幼兒園了。
何雪梅本想帶著兒子回老家上,但聶業圣怎么也不同意,“老家河多,不安全。”
?
相關鏈接:
男童不慎落入95米深空調井中 遺體仍未打撈上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