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鳳城市委書記王國強
據重慶晨報報道,近日,網傳遼寧省鳳城市市委書記王國強卷款2億元離境。媒體致電當地政府求證,當地工作人員稱王國強早已“出事”,現在當地市委書記一職空缺。據當地政府網站顯示,王國強最后一次以市委書記身份露面為今年1月。
貪官跨國腐敗路線圖
在“我國腐敗分子向境外轉移資產的途徑”上,報告總計列舉了8種辦法:現金走私、替代性匯款體系、經常項目下交易、境外投資、信用卡工具、借道離岸金融中心,海外直接收受、借道境外特定關系人。
多數腐敗分子在出逃前會先將其家屬或情人移居境外,并購置如不動產、汽車等海外資產。為了融入當地社會,腐敗分子往往令其家屬,尤其是子女在當地留學或求職,或在當地為其家屬開立公司。
一些腐敗分子在出逃前利用國有機構在海外設立辦事處或分公司,本人以辦理業務的名義,利用其合法身份頻繁出境,長期游移于境內外之間,一旦感覺執法部門將對其采取行動,便選擇不再回國,直接外逃。
在精心策劃好上述系列出逃準備后,腐敗分子會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以某種借口原因不明地突然離職,開始外逃。比如河南煙草專賣局原局長蔣基芳在群眾舉報了其經濟問題,引起紀檢部門的注意后,突然中斷正在參加的干部培訓,從上海秘密離境。
反腐現狀遭遇七重尷尬
著名觀察人士信海光剖析,貪官外逃是反腐敗制度漏洞的集中體現,使反腐現狀遭遇七重尷尬:
貪腐這么多年卻能不被發現,這是第一重尷尬;貪官要準備外逃,一般都要先送妻子兒女出國,自己當裸官,當裸官卻沒有暴露,這是第二重尷尬;在對資金流出控制嚴密的中國,貪官居然能夠成功轉移資產出國,是第三重尷尬;很多貪官為了今后外逃方便,都有多本護照,多重身份而不被發現是第四重尷尬;由于引渡困難,貪官一旦逃到國外,被抓回來接受懲罰的概率極小,這是第五重尷尬;即便把人抓回來了,財產卻追不回來,這是第六重尷尬;貪官成功外逃后,既對國內潛伏的貪官起到示范效應,還保全了一些涉案卻未落網的同案貪官,這是第七重尷尬。
“究其原因,除外逃官員自身道德意識淡化、價值觀扭曲外,還與我國官員出境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遏制貪官出境,外匯管理制度和資金監測制度存在漏洞、不能有效防止貪官向境外轉移資金,國際刑事合作不緊密、難以將出逃貪官引渡回國有關。”張永紅表示。
目前我國抓捕外逃腐敗分子主要通過引渡、國際刑警組織緝捕以及區域性刑事司法協作等方式進行。追逃與追贓成為查辦跨國腐敗的兩大任務,“這就決定了既要加強國際合作,也要注重發現、凍結、查扣轉移境外贓款,阻斷腐敗分子的境外經濟來源,為境外追逃消除障礙。”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陳連福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