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之風帶給我們驚喜”、“出乎我的預料”、“體現了海南當代國畫總體面貌”等等,在昨天下午舉行的海南當代國畫優秀作品展研討會上,北京的多位著名美術批評家和畫家不吝贊美之詞,對海南晉京展出的50多幅國畫給予較高評價。
地域色彩濃厚一看就知畫海南
在全國政協禮堂展覽廳,描繪海南之美的國畫牢牢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我曾兩度去海南,每次都留下非常美好的回憶。今天看完畫展,仿佛又回到了美麗、富饒的海南島。”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著名美術批評家劉曦林說,“總的來講,海南畫家的國畫水平超出我的想像。”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原中國美術館館長楊力舟認為,展覽的地域色彩特別濃,一看就是海南,從山水畫到人物畫,都給他留下了很深的海南印象,“畫得相當有水平,體現了海南畫家國畫的實力。”
“我祖籍廣東,非常喜歡海南的人文地理環境,我對海南非常有感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院研究員陳醉說,晉京參展的10位畫家,有7位是地道的海南人,3位是長期旅瓊的畫家,他們真正了解海南、懂得海南,他們筆下的海南是美麗的、多姿多彩的,體現了海南當代國畫的總體面貌。
南北方畫風截然不同海南當代國畫有突破口
劉曦林認為,海南當代國畫雖然各有特色,但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把握到了大自然蔥蘢、豐饒、多樣的特征,筆法比較密,境界比較實在。在海南畫家的筆下,每一棵樹每一個葉子的分布,都自然而然有律動,形成了一種裝飾性的筆質。
楊力舟說,海南畫家在藝術表現上使用了獨特的筆墨技法,特別善于熱帶雨林造型,而這些是北方所沒有的,北方的傳統畫法不一定適用于海南。他希望海南畫家繼續在大自然中尋找美,通過創新的手法表現美。
“我看到海南山水畫大體上以自己的面目出現,畫法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北京畫院編審、美術評論家孫克認為,山水畫反映了一個地方的特色,南方的自然面貌尤其是植被,與北方、中原、西北不一樣,前者是大片大片的綠,后者是成片成片裸露的巖石,這樣的自然地形,使得南方畫家的風格截然不同于北方。“海南畫家在這樣的條件下,傳統技法沒法用,必須用創新的技法。”
陳醉認為,海南很多畫家都在北方學習、交流過,一定程度上受到北方畫風的影響。但他們堅持在形成自己特色畫風上作出了努力,和中原有疏離,這恰恰是海南畫家很好的突破口。
“請進來走出去”培養人才要畫有震撼力的作品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針對海南當代國畫藝術的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在談到如何繼承和發揚國畫藝術時,劉曦林建議海南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培養下一代國畫人才,特別是在啟蒙教育階段,教會越來越多孩子拿起毛筆畫中國畫。“若如此,海南一定會成為文化的海南,一定會成為美麗的、有魅力的海南。”
陳醉認為,海南畫家應當更加重視海南元素的挖掘和表達,運用好筆墨,放開膽子畫一批海南的東西,畫一批打動人心、有震撼力的作品。
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王應際主持研討會。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文體廳等單位有關負責人出席研討會。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