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蘭下去內的新埠島國際游艇會游艇碼頭風光秀麗。
?
海口網9月5日消息(記者吳躍?特約記者梁崇平)江海交匯、港汊縱橫,海岸線綿延100多公里,南渡江、美舍河、海甸溪穿越城區流入大海。美蘭身姿曼妙,如少女般展現風華。
白駒過隙,彈指十年。曾經陣痛,曾經迷惘,不斷突圍,不斷成長,美蘭,走過了非同尋常的十年。再回首,美蘭的發展和崛起是那么意味深長。
每一次停留,是為了尋找前進的方向;每一次行走,凝結著深深的思考;每一次轉身,是為了積聚發展的能量!黃金十年,是美蘭經濟總量提升最快、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城鄉面貌變化最明顯的十年,也是美蘭經濟社會協調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的十年。
轉型?注入強勁發展力
“現在美蘭的綜合實力,是歷年來最強的。”翻開十年來的數據,讓人不禁為美蘭各項經濟指標的新跨越所驚嘆:2011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達174億元,2007年至2011年期間年均增長12.5%;財政收入28.7億元,2007年至2011年期間年均增長19.8%。年年有增長,年年大發展,美蘭攀登到一個十年來從未抵達的高度。
“每一次跨越,都是發展理念的延展。”美蘭區區委書記孟勵說,戰略構想的日臻完善,科學發展格局的調整奠定,為美蘭的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積聚了一次又一次的能量。
從緊緊圍繞海口“十一五”期間“東優”城市發展戰略,到“十二五”期間“東進”發展戰略;從按照“重商、強旅、優工、穩農”,到堅持“工業強區、商貿富區、旅游旺區”的發展方針;從實施“發揮三大區位優勢,發展三大支柱產業”戰略,大力實施富裕美蘭工程,再到十一五期間的“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美蘭”,十年來,美蘭初步實現了“三地一中心”發展目標。
魯能集團在江東實施旅游度假和旅游房地產項目,拉開了江東組團新開發的序幕;大英山片區繁華上演,造型別致的新海航大廈成為一個地標性建筑;海南國際汽車園內各知名品牌汽車4S店云集,自成一路風景……
注重“親商、選商”,實施“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戰略,美蘭多個項目形成加速引擎,驅動著美蘭這艘大船乘風破浪。十年間,美蘭區引進和建設的重點項目370多項,實際完成投資770多億元,成為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力量。
受各種因素制約,工業一直是美蘭的“短腿”。如何升級、轉型、發展,擺在美蘭面前。正在實施的海南水產交易中心等眾多大型項目,使美蘭工業經濟逐步向高新技術、精細化業態發展轉型。商貿業由少到多,發展規模不斷壯大,新的物流產業構架初步形成。以旅游地產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基本形成。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11年三次產業結構比為6.9:11.6:81.5。隨著新埠島起步區等項目推進,獨具特色的支柱產業及其產業集群,培育了美蘭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激發?開拓鮮活創新力
創新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靈魂。十年來,亞洲金融風波、國際金融危機、國內宏觀調控,強臺風、強降雨,困境逐個襲來,挑戰接踵而至。面對困難和挑戰,美蘭區迎難而上,不斷走在創新的路上。
“創新發展措施,優化發展環境,加快轉型發展。”在產業結構升級、城區發展功能布局、統籌城鄉發展、社會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美蘭踩著理性、務實的步伐,美蘭不斷探索和實踐。
2005年,在實踐中探索推行“農村無塔低壓衛生自來水系統”,農村改水改廁顯著,在省內外得到推廣。率先在全省推行農村環境衛生“五個一”工程,改變了農村環境臟亂差的面貌。在演豐鎮首創的“區片聯創”軍警民共建文明生態村模式獲得巨大成功。???
“創新融入這個城區精神的血液中,成為美蘭精神的特質。”美蘭區區長林剛說,面對諸多難題,美蘭團結和帶領全區人民,頑強拼搏,主動作為,開創了美蘭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新局面。
創新推行“六個一”工作機制,“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機構、一個方案、一個倒排工期表、一抓到底”,讓眾多重點項目紛紛落戶美蘭。根據資源條件、現實基礎和發展趨勢,有遠見地劃分中心城區組團、江東組團、南部組團三大功能組團。創新,助推著美蘭經濟步入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
城區品質也在創新中得到提升。在和諧拆遷的創新模式下,海甸島面貌煥然一新,海甸溪旁逐步崛起一座夢幻般的宜居新城。上賢(沙亮)片區棚改項目于今年7月啟動,“第一個實行資金包干模式、首例引入社會資金參與”,進行棚改工作的新探索的,是美蘭。
創新意味著改變,創新激活了力量。“五聯五促”如火如荼開展,基層組織為發展注入活力;司法大調解,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打違力量下沉,有效地遏制了新增違建的發生……屢出“新招”的美蘭,開創了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溫暖?享受美好幸福感
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經濟的發展,環境的改善,社會的進步,給美蘭人提供了感受幸福生活的平臺。
“十年間,美蘭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了一番。”從2003年3271元增加到2011年的6800元,美蘭的農民腰包“鼓”了起來。十年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3年8350元增加到2011年的16397元。
回想起十年前的美蘭,貧窮和落后已離我們漸行漸遠。在這途中,美蘭絲絲入扣的民生情懷,讓城鄉居民分享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成果、社會的公平正義。
2008年,民安小區、嶺下小區和美舍河小區578套廉租住房完成配租工作,惠及578戶家庭、1560人。2008-2011年,發放住房補貼2729戶,發放金額665.6萬元,惠及6727人。“十一五”期間,投入1.2億元建成農村公路187條,367.71公里,方便了群眾的出行。完成10家鎮衛生院擴建改造和設備升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農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下,枯燥的數字如春天般溫暖。十年來,美蘭累計安排就業再就業58357人,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市低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農村低保人數達到農業總人口的3.6%。十年累計投入10.4億元發展教育事業,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和鞏固率均保持在99%以上。
“看病能報銷了”、“有工作就有希望”、“我終于圓了住房夢”、“生活困難,但我心很溫暖”……不同的故事不同人,對生活不一樣的感悟。而同一種幸福的聲音,在美蘭城鄉中傳遞。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