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日從海南省紅十字會獲悉,今年5月海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研討會之后,海南省紅十字會開始積極籌建海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并展開新聞宣傳。截至目前,報名登記遺體捐獻66人,已經實現遺體捐獻的有8例;實現眼角膜捐獻3例;3人申請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愿書》成為器官捐獻志愿者。
據了解,這3位志愿者分別來自海口和三亞。今年6月,35歲的呂萍(化名)專程從三亞趕來海口,向海南省紅十字會了解相關情況和器官捐獻知識,并鄭重填寫了自愿書,成為海南自愿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愿書》的第一人。
另一位志愿者名叫胡健,年僅28歲,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伙子。胡健平時喜歡與朋友參與戶外徒步等活動,并自發地參與環保等志愿服務。2010年6月,胡健在參與夜徒、環島徒、拼友等活動時,偶然從一個朋友那里得知關于器官捐獻的信息。“讓生命延續,給予他人生的希望”,器官捐獻的意義讓胡健有了熱血沸騰的感覺。通過網絡與電話咨詢了解相關知識后,今年7月,他來到海南省紅十字會辦公室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愿書》。
胡健告訴我們,一開始他的父母并不支持他這樣做,認為他還這么年輕,擁有大好的青春,去填寫這樣一份同意書,是很“不吉利”的事情。但在他的耐心解釋與說服下,父母最終對他的決定給予了支持,并將此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在海南省紅十字會存了一份愛心。
2010年3月,中國紅十字會受國家衛生部委托,在全國16個省(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截至2012年3月31日,全國17個省市共完成捐獻212例,捐獻大器官555個(肝176,腎371)。
2012年初,中國紅十字會要求海南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2012年4月,海南省紅十字會開始積極籌建海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將包括省紅十字會、省衛生廳、省司法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交通部門及宣傳部等多個單位。該委員會今后的主要工作職責,一是負責建立和維護人體器官捐獻者登記管理系統、人體器官移植等待者登記管理系統和人體器官分配管理系統等信息平臺;二是建立激勵和救助機制,對困難捐獻者家屬實施救助,開展對器官捐獻者的緬懷、紀念,對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三是負責協調人體器官捐獻專家委員會和人體器官獲取組織開展工作。
據海南省紅十字會副會長趙健麗介紹,目前在我省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還存在著較大的困難,主要表現在:一是大部分人群能理解,但不能接受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二是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工作還待加強,社會知曉率偏低;三是捐獻者進行人體器官捐獻后,后期的安撫資金及對捐獻者的緬懷紀念場地無法落實;四是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環節上的脫節,導致捐獻無法實現;五是經費嚴重不足,制約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開展。
對此,趙健麗認為,要促進器官捐獻工作的開展,必須是多方支持多措并舉:一是開發網上捐獻登記系統;二是設立部分市縣捐獻登記工作站;三是募集資金開展全省培訓和督導;四是協商海口市政府設立緬懷紀念場地(金牛嶺公園)五是開發網上緬懷紀念系統;六是申請政府資助經濟困難的捐獻者家庭。
器官捐獻流程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工作流程
中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工作按照捐獻過程和主要內容共分報名登記、捐獻評估、捐獻確認、器官獲取、器官分配、遺體處理、緬懷紀念、困難救助等八個重要環節。
1、捐獻登記
您可以自己或通過器官捐獻協調員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愿書》書面向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表達器官捐獻意愿,并征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親屬的同意,我們會將您的相關資料錄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愿者登記管理系統,并為您保密。
2、確認捐獻
已辦理捐獻登記,因意外事故或疾病,達到潛在捐獻狀態時,由捐獻者配偶、成年子女或父母等直系親屬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確認器官捐獻。
3、器官獲取
已辦理確認捐獻登記的患者,經所在醫院確認已經死亡后,器官捐獻協調員將捐獻者的相關信息報送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由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通知器官獲取組織獲取器官,器官捐獻協調員見證獲取過程,只摘取捐獻者同意捐獻的器官或組織。
4、器官分配
省級人體器官專家組根據器官分配與共享原則對捐獻器官進行分配。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對器官捐獻、分配的過程進行見證,以保證其公正、公平。
5、遺體處理
器官捐獻者完成捐獻后的遺體,由醫院進行符合倫理原則的醫學處理,恢復遺體原貌,對于有遺體捐獻意愿的捐獻者,由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聯系遺體接收站接收,對于沒有遺體捐獻意愿的捐獻者或不符合接收條件的捐獻者,由醫院移交其家屬并協助處理善后事宜。
6、緬懷紀念
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規劃建立紀念碑、紀念林、紀念館或紀念網站等,緬懷和紀念器官捐獻者,并為捐獻者家屬提供緬懷親人的場所。
7、困難救助
對家庭貧困的捐獻者家屬進行困難救助。由家屬提出申請,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核實后給予一定的困難救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