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5日消息(記者 馮本靜)“我們的社區服務中心是為民服務的‘窗口’,將能夠為社區群眾提供社會治安、社區矯正、公共衛生、優撫救濟、社區教育等等‘一站式’服務。”海口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綜治委副主任、綜治辦主任馮少雄5日介紹海口的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該項工作成為海口市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一個亮點。
海口網記者了解到,在海口開展的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過程中,全市已確定了8個試點社區。目前,通過調試,該項管理平臺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據了解,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就是運用數字化、信息化手段,以社區網格為區域范圍,將人、事、地、物、情(組織)納入管理內容,通過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將過去傳統、被動、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轉變為今天現代、主動、定量和系統的管理,從而提高公共管理、綜合服務的效率,實現市區聯動、資源共享的一種城市管理新模式。
單元網格管理、社會管理信息平臺、社區服務中心以及社區服務熱線,這4個創新點構成了我市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
通過創建以人為本的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全程化服務‘一本三化’社會管理新體系,可以實現幾種服務管理工作:一是網格內的信息采集、調查統計;二是網格內的實有人口管理;三是調解網格內社會矛盾糾紛;四是網格內的公共安全管理;五是黨和政府與群眾的聯系紐帶。
在當天的海口市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專題匯報會上,馮少雄介紹,海口社區網格按照“居住相鄰、便于服務、便于管理、便于自治”原則,每個社區劃分10個左右網格,各網格配備1至2名網格管理員,每個社區相應配備社會管理信息平臺、成立社區服務中心、設立24小時社區服務熱線。
社區服務中心是社區為民服務的“窗口” ,能夠為社區群眾提供社會治安、社區矯正、公共衛生、優撫救濟、社區教育、計劃生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文化教育、衛生和供水、供電等“一站式”服務;同時,為每名網格管理員配備了一臺移動終端,這臺移動終端既是采集器又是移動電話,網格管理員可利用它隨時隨地采集信息,又可以24小時接受群眾的服務請求,及時調度網格管理員和有關資源,為群眾提供幫助,讓居民群眾足不出戶便可享受生活便捷。
據介紹,市綜治辦7月投入20萬元研發社會管理信息系統,并分別為8個試點社區劃撥5.7萬元共計45.6萬元專項工作經費和設備購置經費。目前,全市確定了8個試點社區,共劃分為74個網格,配齊了74名網格管理員和32名網格信息員,并開展了社會網格服務管理培訓班,對全市試點社區綜治辦主任以及106名網格員進行了網格管理常識、信息平臺與采集器的操作使用作了面對面的培訓。我市社會管理信息平臺經過4個月的研發現已開發完畢,通過調試,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