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站,萬福會把富明慧領到電梯口
地鐵車廂里,乘客們面對萬福大多鎮定
??? 盲人教授的“新眼睛”
廣州首條導盲犬協助盲人體驗地鐵出行商店購物
現在,如果天晴的下午走過中山大學西區的家屬區,或許你會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牽著一條金毛獵犬“旁若無人”地走過你的身旁,那就是富明慧和他的導盲犬萬福。但請不要叫喊它的名字,不要喂它食物,因為它在工作中。
導盲犬在歐美日本等國都已經實現了普及,但在中國,還只是影視作品里的煽情形象。如今,廣州也迎來了她的首條導盲犬———萬福。它的主人是中山大學工程力學系教授富明慧。9月4日,富明慧帶著萬福穿街過巷坐地鐵逛商店,導盲犬就像他的新眼睛,幫助他體驗了獨自很難完成的出行。
坐地鐵能找到電梯
昨天,記者跟隨富明慧看到,萬福在上下臺階或者有障礙物的時候會側身擋住富明慧的腳步,同時在人行道上帶領富明慧避開人群和路邊樹木。走過地鐵刷卡閘口時,萬福會停住,以示意到達刷卡位置。這對于來到廣州才坐上地鐵的萬福來說,已經是不錯的成績。入了閘口后,富明慧大聲發布命令:“萬福,找電梯!”這只2歲的金毛獵犬看了看四周,真的把主人帶到了電梯入口。
就現階段的成績來說,萬福已經成功記住了從富明慧的家到辦公室的路線。接下來,富明慧還希望萬福能夠記住到實驗室、附近公交站、超市以及盲人圖書館等地點的線路。訓練員王巖松介紹道,一般要求導盲犬能記住7條路線,有的導盲犬會記住更多的地方。
進到超市,萬福仍然是大家的焦點,很多顧客都拿出手機甚至IPAD拍照。富明慧此次來到超市是“別有用心”,他不是要買什么東西,就是要看看超市給不給萬福進去。結果令富明慧松了口氣,沒有一名超市工作人員前來詢問或阻攔。于是他轉身去了手機柜臺,在店主介紹手機的過程中,萬福一直安靜地趴在他腳下,一聲也不吭。
磨合期還有小毛病
雖然基本的導盲犬工作對萬福來說都不在話下,但剛剛來到新城市,接觸新主人,萬福還有些找不到狀態。在昨天的“逛街”中,萬福闖了一次紅燈,走錯了一次斑馬線,有時還會為路過的狗糧店“抓狂”,但是進步也很迅速,讓富明慧很有信心。“導盲犬就像是小孩兒,也會犯錯誤,如果糾正得及時,它就是個好孩子。”富明慧說。
昨天的訓練結束后,富明慧和王巖松都給了萬福積極的評價。他過幾天就要按照規定給萬福辦理養犬登記了,屆時,萬福便真正落戶廣州。
大小便都不能隨便
雖然導盲犬的性格都相當溫和,從不會主動攻擊人,但萬福在街上走時,也偶爾遇到行人慌忙躲開或者驚叫一聲。這時,富明慧都會朝著聲音的方向笑著解釋:這是導盲犬,很乖,不咬人的。另外,導盲犬往往還是名“忍者”,為了不給盲人出行添負擔,也不影響工作,它們都被訓練得能夠控制排泄。富明慧說,萬福都會在出門前和回家后自行“解決”,不會在帶路的時候“開小差”,“從大連飛來廣州的航班還晚點了呢,萬福也忍住了。”
富明慧談到萬福時一臉幸福:“它很溫柔,在家不會鬧,晚上睡覺的時候會發出聲音,像說夢話一樣,”富明慧笑著說,“或許在夢里它才能當回狗,白天它都是像人一樣在工作。”
狗只有十幾年的壽命,萬福也終有離開的那一天。雖然才相處一個月,富明慧已經拒絕想象:“想到那時候的事情,還是挺痛苦的吧。”
萬福來自大連基地
據了解,萬福來自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該基地于2006年5月正式成立,是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非營利性、具有慈善性質的導盲犬培訓機構,培訓出的導盲犬按照國際慣例全部免費交付視障人士使用。截至今年5月初,基地已經培訓出28只導盲犬。
創辦人王靖宇是從日本歸國的著名動物專家,回到中國后,自己出資開辦了全國首家導盲犬基地。據基地辦公室工作人員說,每只導盲犬的培養成本在12萬元到15萬元之間,這包括基地21名工作人員的工資、狗糧、藥品,加上辦公差旅費用等。每年基地的支出均在130萬元以上。然而,由于是公益組織,基地的收入非常有限。主要依靠每年幾十萬到百萬不等的捐款,以及政府補貼。去年大連市首次對基地進行財政一次性補貼,共96萬元,并承諾“訓練成功一只導盲犬,補貼6萬元”。
人物
為什么是富明慧
廣東總共有70萬盲人,廣州就有6萬,只有萬福一條導盲犬。這對于富明慧來說,不能不說是幸運。
經過廣東獅子會心連心服務隊、中國獅子聯會大連濱城服務隊以及大連培訓基地溝通,8月4日,廣州舉行了導盲犬慈善拍賣,所得款項全部用于慈善事業,導盲犬無償交付盲人使用。經過20天的共同培訓,富明慧挑選到了自己的“新眼睛”———導盲犬萬福。
富明慧由于患有“視網膜色素變性”遺傳性眼病,自幼視力一直很差,近年病情逐漸惡化。以前由于行動不便,他盡量避免參加集體活動,出行都要靠人領路。
但課堂上,他靠兩塊磁鐵建起板書坐標,堅持完成教學。下課時,學生們常常會報以熱烈的掌聲,表達對他由衷的肯定和敬佩。
廣東獅子會工作人員夏先生表示,富明慧是對社會貢獻較大的盲人,所以首選他。
知識
●導盲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1819年一個叫海爾·約翰的人在維也納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導盲犬訓練機構。幾乎100年之后人們才開始重視導盲犬,原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很多德國士兵失去了視力,醫生赭哈德在德國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導盲犬訓練學校。
●國際導盲犬聯盟規定,1%以上的盲人使用導盲犬可視為導盲犬的普及。據統計,中國有1691萬視力殘疾人員。據此計算,全國需要16.91萬只導盲犬才可達到普及。但目前在大陸范圍內服役的導盲犬不足50只。
●帶領盲人行進的導盲犬是處于工作狀態,行人如果在路上遇到它們,需要遵守一定的守則。簡單來說,就是“四不一問”———不喂食,不撫摸,不呼叫,不拒絕,同時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政策
●8月1日,國務院發布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正式實施。從此,視力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無障礙服務。《人民日報》當天評論:這是我國第一部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行政法規,標志著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步入了法制化軌道,標志著我國殘疾人事業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廣州地鐵表示,視障乘客可攜帶導盲犬乘坐廣州地鐵,視障乘客需出示《視力殘疾人證》或者《重度殘疾人免費乘車證》。同時出示導盲犬三個身份證件之一,分別是:出生證、馴養證、領養證。地鐵公司強調,導盲犬不具備合法身份證件的,不可攜帶進入地鐵。如乘客有需要,還可通過撥打地鐵公司的“愛心直通車預約熱線”進行提前預約服務。
●導盲犬飼養者應根據廣州市公安局相關規定辦理養犬登記。其中,盲人飼養導盲犬只、肢體重殘人士飼養扶助犬只的要提交殘疾人和導盲、扶助犬只的相關證明。文/記者馬海洋 實習生 陳瑩 圖/記者 艾修煜(除署名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