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總量第一、老齡化速度第一、養老問題特殊性獨一無二,這三個一,決定了中國式養老的艱巨和復雜。
中國正“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進步,讓老人更有夢想;社會轉型,讓老人更需扶起。
“跑步”進入老齡化
總量第一、速度第一、特殊性獨一無二,這三個一,決定了中國養老問題的艱巨和復雜。
中國正“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日前,在一場名為“老齡時代的新思維”的論壇上,全國老齡委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吳玉韶介紹,現在我國老齡人口總量世界第一,老齡化發展速度世界第一,應對老齡化的特殊性也是獨一無二的。
總量第一、速度第一、特殊性獨一無二,這三個一,決定了中國養老問題的艱巨和復雜。
破解難題,首要是國家信心。今年兩會上,溫家寶總理鄭重表示:“在我任職的最后一年,政府還將要做幾件困難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給后人?!逼渲?,第三件難事即為“實現城鄉養老保險的全覆蓋”。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溫總理即表態要在2012年底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全覆蓋。這比國務院最初規劃——新農保預計于“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提前了8年。
8月17日,《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通過。近年,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等相繼出爐,“養老設施用地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等具體政策也日漸落地。
此外,有關養老話題的會議、論壇、活動,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僅在北京,關于老年醫學的論壇研討會就有9次,老齡工作的政府會議也有多次,諸如“百家養老機構評選”、“心系老人—孝心工程”等活動層出不窮。
每個人有一個夢
社會發展,養老方式日趨多元,“休閑養老”進入視野。
家庭養老是我國傳統養老方式。而今,養老公寓、養老地產、養老衛星城、養老產業、休閑養老、異地養老……新詞匯涌現折射養老方式日益多元。其背后,是經濟的發展、家庭結構和思想觀念的變化。
在北京,一個朋友的夢想是,退休后把北京房子租出去,第一年到福州租房,觀覽自然人文景觀,深入當地風土人情。第二年,則轉向下一個城市。她身邊一些人,已在踐行“租出北京房,到外地租房住”的夢。
此外,“兩人每年花幾千元乃至上萬元”,到“養老衛星城”、“農家樂”做一陣子“候鳥”,冬時趨暖,夏天湊涼,過把山民農夫的癮,也成為一部分人的理想。而讀書、寫字、作畫,圓少年時的詩人作家畫家夢,游歷世界做“老年背包客”,也成為一些老人養老方式。
“浪漫”和“瀟灑”,建立在身體健康并擁有一定經濟基礎之上。將目光投向我的老家豫東農村,包含我父母在內,村民的“養老夢”是:“少生病”,“生大病能多報銷”,60歲以后能拿到“退休金”。新農合的普及,村民“破天荒”將拿上“退休金”,稍稍緩解農人的養老難題。
扶起跌倒的老人
老人脆弱,需要扶起的不只身體,還有精神。
不知哪天開始,老人跌倒不敢扶了。
在道德“滑坡”還是“爬坡”的爭議中,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需要行動。“正能量”漸多出現,及時救助老人,已成部分人的切實行動。
老人脆弱,需要扶起的不只身體,還有精神。421家庭模式,使年輕人面臨需要同時贍養多位老人的壓力。“常回家看看”從傳唱的歌詞,再到類似表述列入法律條文,其背景是,一些晚輩對長輩精神照顧不夠的社會現實。
電影《桃姐》里,老人院中老人們渾濁孤寂的眼神讓社會關注“失能老人”話題。新近,“失獨家庭”話題走進人們視野。衛生部《2010中國衛生統計年鑒》統計中,中國每年新增失獨家庭7.6萬個。據估計,這類家庭“至少一百萬”。
“必須總體規劃,超前設計,戰略應對?!眳怯裆氐裙賳T、學者達成共識:由于人口結構變化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應對人口老齡化不能靠應急,要有個統盤考慮、長遠打算。
鏈 接
養老格局
目前,我國的城鄉養老體系以居家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補充,社區養老為依托。以北京為例,根據政府出臺的“9064”養老服務模式,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占90%,社區養老占6%,機構養老占4%。
專家聲音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應實施積極老齡化戰略,讓老年人有活力,讓老年人成為社會的財富,而不是負擔。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老齡產業的發展關鍵是調整產業結構,改變以勞動密集型產業來延續生產的模式。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胡小武:以社區為基礎的居家養老最為大多數老年人認同。在專業養老護理人才的培訓上,政府應提供專項資金,并進一步在??圃盒T鲈O相關課程。(鄒昀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