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燈光下,老師伏案批閱作業,這是不少80后對于學校生活的集體記憶。時過境遷,進入21世紀,家庭作業形式變得多樣,老師對于作業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寧鄉東湖塘鎮雙泉小學就有老師表示,因工作太忙,只抽查學生家庭作業,其余則由學生及家長批改。
9月7日和19日,本報報道了寧鄉東湖塘鎮雙泉小學老師“要收500元作業批改費”,經報道后校方退了500元錢,但有老師不再改學生家庭作業一事。有老師對此回復稱“工作太忙,只能抽查學生家庭作業”。(詳見9月7日B02版、19日B04版)。稿件見報后有市民表示,老師給學生看作業天經地義,雙泉小學老師的這種做法不對。
那么教育部門對于老師批改家庭作業是否有相關規定?昨日一早,記者撥通了寧鄉縣教育局普教科辦公室電話。該科副科長文躍華表示,有規定要求老師必須批閱學生的課間作業,但是否批改家庭作業沒有明確要求,“改不改家庭作業只是老師的教學方式之一,不過教學方式一定要對學生有益。”文躍華說,雙泉小學老師抽選學生家庭作業的做法也是教學方式之一,是否有效尚待考證,“我們將去學校進行調查了解。”
記者隨后又聯系了長沙市教育局基教處。工作人員說,確實沒有規定強制老師批改家庭作業,老師選擇性地批改作業是教學方式之一,幫助掌握學生情況是目的。比如,對成績較差的學生,老師可重點盯控;對成績好的學生,老師安排他們相互批改作業,以確認是否做了題。
觀點PK
需要批改
雖無硬性要求但改作業是“不成文規定”
在長沙某小學任教的許老師表示,她在長沙三所小學當過老師,“我和我的同事都會批改學生的家庭作業,不過并非是因為教育部門有硬性要求,只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她表示,可能市里的學校要求更嚴,所以才這樣。“其實我們也很忙,有很多活動,但一般還是會抽時間改作業。”
我們那時候要教幾門課但每本作業都看
王女士是一名退休老師,看到報道后她打來熱線表示:“老師如果連作業都不看,不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又怎能教好學生?”
王老師說,她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任教,教小學1、3年級,“學生的家庭作業我每本都看。”王老師介紹,其實自己那時的工作并不輕松,“我們有很多復合班(幾個班并在一起),一個老師得教幾十個學生,而且要教幾門課,每天下課后累得蹲在墻角,但作為老師,改作業是天經地義的。誰要我們選擇這個職業呢?”
不需批改
現在的作業改起來更麻煩時間不夠分配
在長沙某鄉鎮小學任職的莫老師說,家庭作業是由老師和家長聯合督促完成的,不能全讓老師來批改家庭作業。莫老師表示,現在的作業比以前復雜,批改更花時間,“以前可能是簡單的算術題或者抄拼音,現在的作業有問答題、作文等綜合題目,如果改40個人的語文作業,得花上一上午時間,根本沒時間做其他事。”莫老師說,自己一般下午4點多下班,有時會延長到5點多,回家后還需要上網查看與教學相關的網頁。
征集
教育部門表示,老師是否批改家庭作業并沒有明確規定,只是教學方式之一,衡量標準是是否對學生有益。如果你是老師,你是否有批改學生作業?作為家長,你認為老師需不需要改孩子作業?歡迎撥打96360或@瀟湘晨報或通過QQ800096360發表看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