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與筆記錄這農村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作者:秦彥)
海口網9月29日消息? 位于海口市南部的瓊山區,轄區內云龍鎮、紅旗鎮等多個村鎮為革命老區,紅色旅游資源豐富。精明的瓊山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將其以生態文明村建設相結合,發展“農家樂”、“鄉村游”,走出了一條既能弘揚紅色文化,又能發展農村經濟的新路子。預計到2016年,瓊山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將超10000元。
9月28日下午,“綠色崛起看海南——2012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行”大型采訪活動50余名編輯、記者,走進具有典型紅色文化底蘊的紅旗鎮泮邊村、本立村,用鏡頭與筆記錄這農村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紅旗鎮泮邊村、本立村:生態旅游的的典范
瓊山區紅旗鎮,是瓊崖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共有137個自然村,其中有30幾個村具有紅色文化背景,泮邊村、本立村是典型代表。
綠樹掩映的村莊,干凈整潔的農家客房,四通八達的村莊道路……28日下午,當全國網媒編輯記者們踏進紅旗鎮泮邊村、本立村時,立刻感到一種純粹的鄉土田園氣息。
泮邊村是“瓊州第一將”陳得平將軍的故鄉,他的一生都在為革命奔波,是孫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為民主革命立下了卓越功勛。與泮邊村一樣,本立村也是革命老區,在革命戰爭年代,本立村農民積極投身革命,為爭取革命事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本立村同時也是海南最早建立合作社的村落,當時該村成立的紅旗合作社在短短一年內從初級躍升到高級,對農村建設有積極作用。1955年,毛主席就此作出了批示“重要的是作出榜樣給農民看”,本立村也因此“聞名全國”。
如今,曾經的革命戰地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拆舊房、清垃圾和亂石、修環村路、建排水溝、建文化室……伴隨著新農村建設及紅色資源的開發,泮邊村、本立村人自發改造居住環境,集紅色旅游、農業觀光、生態養生、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文明生態村已形成。
“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是其他很多省市的農村不能比擬的,泮邊村與本立村以紅色旅游作為一個亮點,在海南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起到一個示范帶頭作用。”環球網副總編輯石華說,“泮邊村與本立村以紅色文化發展生態旅游對于海南來說是有吸引力的。”
據紅旗鎮鎮委書記王小寶介紹,紅旗鎮目前在打造的“紅旗花卉風情小鎮”,剛好與紅色旅游發展相配套,將帶動紅旗鎮進一步發展。據了解,今年前8個月,泮邊村、本立村居民人居收入達到7000元。
走進紅旗鎮泮邊村,用鏡頭與筆記錄這農村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作者:秦彥)
?
紅色資源巧打“綠色”牌 五年建文明生態村292個
作為革命老區,瓊山區有抗日第一槍阻擊戰遺址、馮白駒故居、大水之戰主戰場故址等豐富的紅色資源。依托此資源,瓊山區委區政府提出,將生態文明村建設與紅色文化旅游相結合,促進瓊山農村經濟發展。
由于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瓊山區制定了改變農村臟亂差面貌的“百村聯百里新農村建設長廊”的建設規劃,農村交通、飲水、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截至2011年,區內230個村莊、3.2萬多人的飲水問題得到解決,918個農村廁所改造完成,107條386公里農村公路通到村莊。
因地制宜,種植生態型農作物也是生態文明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瓊山區以橡膠、胡椒、瓜菜、花卉、香蕉、荔枝、龍眼、淮山等熱帶高效農作物作為八大主導產業,推廣“豬-沼-作物”生態循環模式,生態經濟走出了特色。
據了解,到2011年底,瓊山區文明生態村達到292個。下一步,將新創建115個文明生態村。同時,以云龍鎮瓊崖工農紅軍改編舊址、馮白駒將軍舊居、玉仙村,紅旗鎮本立村、泮邊村等革命老區村莊為特色資源,打造云龍、紅旗紅色文化旅游區。
未來規劃:以紅色文化為線重點 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游”
吃農家飯、住農家屋、看農家景、學農家活、享農家樂,瓊山生態文明村“農家樂”、“鄉村游”漸成氣候,成為城里人節假日頻頻光顧的“后花園”。
據了解,為了讓村民增收,瓊山區在創建文明生態村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本地農村資源,將優美的自然環境、綠色生態經濟、生態旅游、生態文明與風俗民情導入農村,打造出新興的農村生態經濟品牌―――農家樂,并探索“企業+農戶”經營新模式,吸引企業投資,以“公司化包裝”,市場化運作,提升了農家樂的質量和檔次。
未來,瓊山區將以紅色文化為線,以生態文明村為點,以休閑農業園為塊,創建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基地和生態與文化保護示范基地。同時,重點發展“鄉村游”、“農家樂”,建設一批上檔次的觀光度假、生態養生及休閑娛樂項目。預計到2016年,瓊山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1000元,年均將增長10%左右。
走進紅旗鎮本立村,用鏡頭與筆記錄這農村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作者:秦彥)
走進紅旗鎮本立村,用鏡頭與筆記錄這農村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作者:秦彥)
用鏡頭與筆記錄這農村煥發出的勃勃生機。(作者:秦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