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黃河蘭州段浮尸每年超過200具 程序復雜無人愿管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2-10-09 14:45

      9月8日凌晨5時許,迷霧籠罩晨曦,魏職軍在垃圾海中尋找尸體。鮑志恒 圖

      “黃河又沒蓋子,你去跳啊”——在大河穿城而過的城市,人們在激烈的爭吵之余,偶爾會冒出這樣一句罵人的話。久而久之,“黃河蓋子”成為蘭州俗語,其潛臺詞是:你想跳,就跳去。

      于是,一個令人驚悚的事實隨之而來——數十年間,墜入“蓋子”的尸身成千上萬順流而下……

      盡管無法得到精確的統計數字,但綜合當地公安、民政部門以及其他撈尸者的敘述,可以確認的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黃河蘭州段約80公里的水域,飄蕩著至少一萬名浮尸,而且,時至今日,仍以每年200至300余具的規模增加。

      今年9月,東方早報記者走訪發現,一部分浮尸被河岸的撈尸人撈起運走,一部分被移交親屬或民政部門火化,而一些無名的浮尸則被隨意棄之,繼續在千里黃河間漂蕩。

      多年來,地方公安、民政、環保部門與水電企業和撈尸人之間,圍繞浮尸污染、隨意打撈、挾尸要價、善后處置的紛爭不斷,凸顯多頭管理無人負責的治理困境,也拷問人道人倫的依歸。

      魏氏父子的“油錢”

      發動機“突突”而響,魏職軍猛吸了一口煙,然后張開手指,將快要燃盡的煙蒂扔進快艇劃過的漩渦中。

      10多分鐘后,一片連綿的“垃圾海”躍入眼簾:各色各樣的漂浮物連結成片圍堵在小峽水電站的大壩前方,被風干的塑料泡沫隨風翻滾,大量的飛鳥蚊蟲盤旋其上,盡情吸食死豬、死羊的腐敗尸身,撲鼻的腥臭隨風飄至百米開外的河谷。

      這是9月一個陰涼的清晨,整個什川鎮還沉睡在薄霧之中,魏職軍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厚達1米的“垃圾海”中翻撿塑料瓶、木料、鐵皮和人尸。

      2005年,黃河什川段小峽水電站建成投產,魏職軍的父親魏應權干起了在小峽庫區撿垃圾的活。不多久,魏職軍子承父業,成為一支有十幾名青壯勞動力組成的家庭打撈隊的主力隊員。

      魏職軍所在的下河坪村,位于蘭州市區下游20公里處。黃河流出蘭州城后,沿著蜿蜒的峽谷一路奔向皋蘭縣什川鎮的上河坪村,并在上、下河坪村交界的地方拐彎向北流去。在這個被當地人稱為“老褲衩灣”的地方,魏氏父子建起了一座簡易的石屋,石屋下的河面上停泊著三五條快艇。

      魏氏父子說,白天搬個凳子守在石屋門前,不經意間就能瞥見順江而下的死人。此時,跑上快艇,不一會兒就能將撈到的尸體拴在河谷邊的樹下。

      “撈起來先搜身,看身上有沒有手機、身份證、電話本之類的。手機一般都壞了,把卡卸下來擦干凈放在我的手機上。”魏職軍說,往年,被撈上來的尸體中,能聯系上家屬并被領走的不到一成,而今年,已經有20具尸體被認領,接近打撈數的一半。

      那些被拴在河谷背陰處的,往往是找不到線索的無名尸身。魏氏父子將尸身套上繩子系在石頭和樹上,等待前來尋親的人辨認。然而,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一具尸體只能擱置1至3個星期。如果過期無人認領,就會被解開繩索,任其飄走。

      幾年下來,前往下河坪村尋親的人絡繹不絕,魏氏父子的名氣越來越大,浮尸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條件好的多給點,條件差就少給點,實在不行隨便給點拉走。我們也看人,昨天那個就只給了500元。”

      對于魏家“挾尸要價”、每年“從死人身上發的財”多達10萬元的傳聞,魏氏父子沒有正面回應,不過,魏職軍的父親和哥哥承認,一具尸體的打撈費最高會達到數萬元。而且,只要是前來認尸的,無論結果如何,一般都要支付500至數千元不等的“油錢”。

      為了順利前往小峽庫區探訪,早報記者一行人也掏出了300元油費,才獲準登上魏職軍的快艇。

      “黃河鬼俠”老魏

      在魏職軍父子之前,老魏是什川鎮唯一的“職業撈尸人”,也是目前在世的撈尸者中“從業”時間最長的人。

      雖然已年過花甲,但老魏看起來健壯敦實,一只手可以掀開蓋住水窖的石板。村民說,憑借過人的膽魄、力量和與生俱來的水性,他送走的浮尸成千上萬。

      老魏大名魏職前,蘭州皋蘭縣什川鎮河口村人,16歲開始以撈尸為生,人稱“黃河鬼俠”。

      在小峽水電站建成之前,從蘭州城漂來的浮尸,少數留在了下河坪村“老褲衩灣”,大部分被直接沖至河口村的回水灣,這里也成為當地最有名的“死人灣”。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老魏就成了死人灣的“職業撈尸人”。直到小峽建成,大量浮尸被攔截在上游庫區,老魏的“生意”才被下河坪村的同宗魏職軍父子“奪走”。

      老魏說,半個世紀里,死人灣送給了自己上萬具浮尸,每一具都被記錄在案。那一沓一沓的記事本還被村里人比作閻王爺的“生死簿薄”。

      “夏天多、黃河發大水的時候也多,最多的一次一天撈過20具。”在魏職前的記憶中,從他出生時起,順河而下的尸體就在家門口的河灣里游蕩。雖然每一年的數量不盡相同,但整體上看,數十年之間,并沒有顯著的變化。

      魏職軍也說,“從業”以來,每年撈著的尸體從60具至100多具不等,而截至9月初,今年撈上來的已近50具。這一數據尚不包括蘭州市水上派出所和榆中縣派出所打撈,以及小峽水電站清理庫區垃圾時處理掉的尸體。這些浮尸都被發現在蘭州市區至小峽水電站約25公里的河段。

      “有病想不開跳河了,心情不好跳河了,家里鬧點矛盾跳河了,各種情況都有。”魏職軍回憶,今年4月,蘭州某高校一位教授醉酒之后也跳河了,“家人找了4個月,到現在還沒找到人。”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編輯:聶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