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ya和同伴躺在草地上盡情地享受海南的陽光。本版圖片由本報記者陳元才攝
國際旅游島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參觀和學習。圖為海南醫學院2006級外國留學生參加畢業典禮。
穿著海南島服的Tanya是個地道的“海口通”。
“海口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深愛這里!”一位金發碧眼的俄羅斯女孩由衷地感嘆。
她的名字叫Tanya,是一個為旅游事業而拼搏的夢想家。2006年12月,?這只美麗的“洋候鳥”從遙遠的家鄉飛到了溫暖的海南島,在海口開啟她的事業。
6年的時間,她不但在海口扎根了夢想,撒播了智慧與熱情,而且深深地愛上了這里,為海口當起了旅游宣傳員和聯絡員。
在這里,她見到了越來越多的老鄉,聽到了越來越多的鄉音。開心的笑容,在她的臉上洋溢著……
?
一次異國尋夢的抉擇
Tanya家住赤塔,距離中國黑龍江僅600多公里。6年前,21歲的Tanya還是俄羅斯一所大學英文專業的學生。
“當時學漢語就是為了趕時髦。”Tanya說,現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學習漢語,尤其是在作為中國鄰國的俄羅斯,很多人多少都能說些中文。因此,Tanya也不甘落后,在學校讀書時,她就和一個好友一起學起了漢語。大學期間,她就在俄羅斯一家旅行社實習。沒過多久,一個難得的機會讓Tanya與海南結緣。
“我愛旅游,更愛給別人介紹旅游好去處,這是我的夢想。”Tanya說,當時一個在三亞辰達國際旅行社當導游的朋友告訴她,該旅行社海口站需要招一名俄羅斯銷售經理,希望她到旅行社面試。聽到這個消息的Tanya很興奮,她的好奇神經被深深觸動了,便毫不猶豫地買了張飛往海口的機票,盡管當時的她對海南島還非常陌生。其實,還是學生的她當時并沒有什么錢,機票錢還是她平時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2006年12月,Tanya來到海口,憑借較好的英漢語基礎,很快通過了旅行社的面試,從此開始了全新的工作和生活。
剛來海口的時候,Tanya對一切都感到很陌生,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和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讓她有些茫然。“但熱心的海南人幫了我不少忙。”Tanya說,面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她在海口的朋友和同事都給了她很大的支持和幫助。
如今,回憶起在海口6年來的經歷,Tanya充滿了幸福。她說,在這里,她不僅得到了一份寶貴的工作機會,同時也收獲了甜蜜的愛情,現在她正和一位同樣在海口打拼的英國小伙陷入熱戀之中。
一份執著的旅游情結
對Tanya來說,海口是她實現旅游夢想的大舞臺。
作為旅行社的銷售經理,Tanya每天都要和俄羅斯的旅行社進行接洽。從海南到俄羅斯旅游或者俄羅斯人來海南旅游,她都要負責安排酒店和接送等工作。雖然現在有了一位中國助理幫她打理日常工作,方便Tanya解決了很多業務上的問題,但大部分的事,Tanya都要親力親為才放心。因為Tanya之前在俄羅斯的時候做過導游,她十分清楚顧客們的“口味”,尤其是俄羅斯人來海南,她知道他們喜歡什么樣的地方,如何安排住宿和飲食等。?
“工作很緊張,每天都感覺時間不夠用。”Tanya稱,作為旅行社俄羅斯部的銷售經理,她的工作壓力很大,早早就來公司上班,中午休息一兩個小時后接著干活,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忙到晚上七八點是常有的事。“工作雖然累,但就像是一場狂歡party,讓我很享受。”Tanya說,這是一個偉大的職業,它不僅讓她有機會給俄羅斯的朋友們介紹這個美麗的度假勝地,也為海口本土的旅游市場的豐富和繁榮盡了一份力量。現在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深深地被這里的迷人風光和怡人的氣候所吸引,紛紛來到海口,或工作,或度假。Tanya說,這也是她賣力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想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海口,并愛上海口。
Tanya說,因為太遠,父母剛開始并不同意她來海口工作,直到有次父母來海口看她,發現這里溫暖舒適,而當時的俄羅斯已是白雪皚皚、寒風刺骨,就改變了看法。Tanya說,她母親非常喜歡種花,看到海口街頭很多地方用各種各樣的鮮花點綴城市,她很興奮。每年的三月份,Tanya的父母幾乎都要來海口住一陣子。
Tanya的很多親友也來海口游玩。“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里的陽光和沙灘,對于寒冷的俄羅斯來說,這是望塵莫及的。”Tanya說,他們還喜歡這里的傳統小吃和水果,尤其是熱帶水果。
一雙藍眼睛里的變化
“藍天、碧海、沙灘、椰林、清新的空氣……”也許在每個人心中都用了各種各樣的文字或符號詮釋著海口。相對于其他外國人,Tanya卻將這座城市看得更深更透。
“著迷的不僅僅是這里的景色,海口的文化以及人們的生活態度也是這座城市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Tanya說,海口人樸實、友善,海口的生活自由、閑適,相對喧囂的都市多了份寧靜。她描繪了心中的海口印象:清晨,老人們在萬綠園悠閑地遛狗、打太極;午后,年輕的人們在茶館和咖啡廳享受著輕松時光;晚上,婦女們在公園里跳舞鍛煉,人們駐足欣賞……
一晃6年,Tanya已對海口的大小街巷非常熟悉,比如去哪里要搭幾路公交車、哪里的特色小吃味道好……喜歡走街串巷的她成了一個地道的“海口通”。
9月8日,記者第一次和Tanya見面時,熱情的她便騎著電動車,輕車熟路地帶著記者轉遍了大半個海甸島,一路上還不忘推介周邊的特色餐廳和酒吧,儼然一副小主人的模樣。?“不喜歡人家叫我‘老外’,聽起來很怪。”Tanya說,她希望能和這里的人們打成一片,體驗更多的本土風情。
回憶起6年前的海口,這個藍眼睛姑娘深有感觸。2006年,剛來海口的Tanya就住在海甸島,那時候公交線路不多,滿街的綠色小巴士是她經常乘坐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在車里吸煙,天熱沒有空調,衛生環境也很差,一堆人擠在一塊非常難受。”6年間,海口的變化相當大。綠皮小巴士換成了寬敞舒適的公交車,并在大大小小的街頭巷尾設置了站點,十分便民。而今,城市的綠化和衛生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此外,Tanya還說,以前海口很少有人會說英文,交流起來很不方便。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現在會說英文、學英文的人越來越多,為外國人提供的娛樂休閑活動也越來越豐富,讓遠道而來的客人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采訪手記
談星余
城市魅力
產生吸引力
碧海藍天、椰林沙灘,吸引他們來到了海口;自由的環境、恬靜的生活,將他們留在了海口;淳樸的民風、包容的情懷,讓他們愛上了海口……
海口,正散發著獨具特色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來這里旅游。?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海口,他們在這里工作、生活,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感受著這座城市所帶給他們的賓至如歸的輕松和愉悅。這里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
海口真正的魅力在哪里?Tanya的一句話其實做了很好地詮釋:“著迷的不僅僅是這里的景色,海口的文化以及人們的生活態度也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對于異鄉人來說,他們感動于這里的樸實、友善;對于都市人來說,他們喜歡這里的寧靜、閑適;對于尋夢者來說,他們青睞這里的自由與浪漫。
老外們對于“魅力”的定義,也許不在于這個城市有多么繁華絢麗,或是擁有多少巧奪天工的雄偉建筑,少了都市的霓虹,呈現出來的卻是自然素凈的美感:這種美流淌在城市傳統而質樸的民間文化里,充盈在假日海灘上孩子們嬉戲時的歡聲笑語中,停留在海天交匯處那一朵朵金燦燦的云端上。
這種魅力,能讓大家享受到城市的風情,產生直抵人心的吸引力。
?
像Tanya這樣在海口的外國人還有很多,盡管他們的生活、工作各有不同,但他們都在這里留下了拼搏的足跡,把這里當成了第二故鄉。?
27歲的Tony來自遙遠的南非,1.93米的大個頭走在街頭十分引人注目。Tony來中國已有兩年時間,今年2月份,在走遍了北京、上海、長沙、婁底、廣州等多個城市后,他來到了海口,目前在一家幼兒園做英語老師。剛來海口不到一年的Tony對這個城市并不熟悉,但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在城市各個角落四處轉轉。?
來自西班牙的Carlos和Tony一樣,剛到海口8個月,在國貿一所私立的語言學校教孩子們英文。Carlos剛來海口時,總是形單影只,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但很快他就結識了不少中國朋友。Carlos已經逐漸融入了海口,也漸漸愛上了海口。“晚上就去咖啡廳、酒吧和朋友們聊天,周末就去假日海灘享受陽光。”Carlos說,海口有很多吸引他的元素,如果可以,他希望能找個中國姑娘,在海口安家。?
據海口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9月1日,在海口常住的外國人有829人,其中在海口就業的外國人有393人,這些外國人有的在學校做老師,有的在企業工作,有的自己投資經營,做生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