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將啟動2013年保障交通暢通措施的研究,重點研究深入推進彈性工作制和錯時上下班工作方案,并評估特定時段、特定區域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的可行性。
??? 未現大范圍長時間擁堵
為應對“最堵9月”帶來的交通運行壓力,北京市開展了“暢通北京綠色出行月”緩解交通擁堵專項行動,出臺多項措施應對。昨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了最堵9月緩解擁堵的工作情況報告。
報告指出,9月全月未出現大范圍、長時間的交通擁堵。當月全路網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數6.4,較2010年同期下降15.8%,較2011年同期提高10.3%。
9月份第四周工作日交通運行節前特征明顯,平均交通指數為6.9,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數為8.0。9月25日(周二)全市普降小到中雨,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數達9.5。
??? 東、西城高峰嚴重擁堵
城六區交通暢通情況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其中東城、西城高峰平均指數處于“嚴重擁堵”等級,朝陽、海淀處于“中度擁堵”等級,豐臺處于“輕度擁堵”等級,石景山處于“基本暢通”等級。
此外,公共交通客運量略有增加。今年9月份,公共交通客運量為6.4億人次,同比增長4.8%,其中公共電汽車客運量4.3億人次,同比增1.4%,軌道交通客運量2.1億人次,同比增12.5%。
??? 要建緩堵9月長效機制
就下一步的工作,北京市交通委表示,要建立每年9月份保障交通暢通工作長效機制,把握9月交通運行規律和特點,為第二年工作打好基礎。
此外,還將啟動2013年保障交通暢通措施的研究。結合推動第九階段緩解交通擁堵各項工作措施的收尾,立即著手開展第十階段保障交通暢通措施的研究,重點研究深入推進彈性工作制和錯時上下班工作方案,評估在特定時段、特定區域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的可行性,結合年底開通軌道交通新線研究提高公交運力的措施等。
??? “最堵9月”治理情況
??? 逢9月全城大擁堵
2010年9月17日,中秋節前,一場小雨讓中心城出現了大范圍、長時間塞車,擁堵路段超140條,刷新采用限行措施以來最高紀錄,擁堵指數破天荒地達到了9.7。2011年9月8日,這一幕重演,全市擁堵路段達到146條。
??? 比去年情況好轉
9月全月未出現大范圍、長時間的交通擁堵。第四周工作日交通運行節前特征明顯,平均交通指數為6.9,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數為8.0。9月25日(周二)全市普降小到中雨,晚高峰平均交通指數達9.5。
??? 研究9月治堵機制
要建立每年9月份保障交通暢通工作長效機制,重點研究深入推進彈性工作制和錯時上下班工作方案,評估在特定時段、特定區域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的可行性等。
????綜述
??? 奧運時曾“單雙號”限行
??? 錯峰上下班,時間“太短”效果尚不明顯
北京奧運會一度實施的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盡管也出現在2010年年底出臺的治堵28條中,但并未在這兩年間實施。
在一些交通專家看來,單雙號限行以及收擁堵費這兩劑治堵“猛藥”,不擁堵到一定階段也不會用。而像這樣的手段,國際上一些大城市也不是從一開始就“上馬”的。
??? 治堵28條提出可用單雙號
治堵28條中提到,遇有惡劣天氣、重大活動、重要節日等可能引發嚴重交通擁堵情況,適時采取重點交通擁堵路段高峰時段機動車單雙號行駛措施。但何為“適時”哪些路段歸入“重點交通擁堵路段”,全部單雙號,還是分區域分時段實行,這兩年尚未給與明確。
而錯時上下班作為北京綜合緩堵措施之一,已實行了兩年半。
??? 最堵9月緩堵曾使用錯峰上下班
2010年4月12日起,北京市屬各級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開始實行錯峰上下班。
上班時間從早8點30分調整為9點,下班時間由17點30分調整為18點。政策實施后,因錯峰時間太短,對交通擁堵的緩解不明顯。
今年7月25日,針對暴雨預警,多家公司為保證員工上下班不受暴雨影響,公司規定員工當日可自行決定下班時間。部分公司還向員工發出了可在家辦公、提前下班、次日推遲上班時間等通知。
8月底,北京市交通委發布應對“最堵9月”,市區兩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盡量不選擇9月份重點工作日安排大型會議和活動。在9月21日、26日、28日等重點工作日及晚高峰降雨特殊天氣,企事業單位上下班可采取彈性工作時間。
近幾年,中秋節前的“暴堵”也讓一些網友建議節前實行單雙號限行。面對一些重大活動,如大型賽事開幕式等,適當采取單雙號的措施是有必要的,因為對時間的要求很嚴。
但對節日并不適用,不管是節前還是節日期間。在國外如圣誕節、復活節期間,交通壓力和運輸需求也大,這是人類活動的必然表現,沒必要采用單雙號這種比較強硬的措施,對于節日氣氛也不利。
此外,一旦采用單雙號限行,公共交通配套應與限行以后的交通需求對接。比如,地鐵、公交的運力是否夠,特別是那些住得遠的居民,其上下班問題要事先考慮周全,解決好他們的需求。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