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氣東輸三線今天正式開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廖永遠介紹,西氣東輸三線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線市場輸送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可使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提高1%,每年可替代煤炭768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億噸、二氧化硫144萬噸、粉塵66萬噸,對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改善大氣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建設優先采用國產設備和材料,作為大功率壓縮機、大口徑閥門等長輸管道關鍵設備國產化的依托工程,將帶動我國鋼鐵、裝備、機械、電子、冶金等相關行業發展,對穩定增長、調整結構將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西三線首次引入了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參與建設。2012年5月30日,中石油、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投資基金、寶鋼集團簽署了《西氣東輸三線管道項目合資合作框架協議》。截至目前,西氣東輸三線合資各方已開展了合資合同和章程談判,進行了運營合同、建設合同和運輸合同的商務談判,基本達成一致,整體工作進展順利。
除此之外,首次在新建長輸天然氣管道上大規模應用國產化電驅、燃驅壓縮機組和大口徑干線截斷球閥。為打破長期以來國外公司對中國長輸天然氣管道關鍵設備的壟斷,支持國內裝備制造業發展,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在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的統一組織下,中國石油精心部署,將在西氣東輸三線建設中大規模推廣應用國產20兆瓦級電驅、30兆瓦級燃驅壓縮機組和48英寸900磅級大口徑干線截斷球閥。
從進度安排看,西氣東輸三線西段(新疆霍爾果斯-寧夏中衛)和東段(江西吉安-福建福州)干線2012年10月開工,計劃2013年西段建成投產,2014年東段建成投產。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寧夏中衛-江西吉安)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計劃2013年獲得國家核準后開工建設, 2015年建成投產。西氣東輸三線配套支干線、支線、儲氣庫、福建LNG應急調峰站將根據資源和市場情況適時建設。
西氣東輸三線概況: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全線包括1干8支。干支線沿線經過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和廣東共10個省、自治區,干線、支線總長度為7378公里。西氣東輸三線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線市場輸送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可使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提高1%,每年可替代煤炭768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億噸、二氧化硫144萬噸、粉塵66萬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