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玉米致癌試驗”中患了腫瘤的實驗大鼠。 (南方周末資料圖)
這一個月,塞拉利尼(Gilles-Eric Seralini)疲于奔命地辯護那個引起全球軒然大波的試驗——“轉基因玉米致癌試驗”。
塞拉利尼是法國卡昂大學的教授,曾是法國農業部與環境部轉基因委員會的11名成員之一,也曾在歐盟任職。
風波起源于一個月前的一篇論文。2012年9月19日,塞拉利尼在《食品與化學毒理學》雜志發表研究文章稱,用抗除草劑的NK603轉基因玉米喂養的大鼠,致癌率大幅度上升。文中還附有長有乒乓球般大小腫瘤的大鼠圖片。
試驗結果一經公布,全球反轉基因人士紛紛認為這是最有力的證據。而更多的學者、媒體甚至權威機構提出了質疑,有學者甚至指斥這項試驗并非“一份單純的科學報告,而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新聞事件”。在中國,這項試驗結果同樣引起了一場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公眾恐慌和科學爭論。
塞拉利尼說,《食品與化學毒理學》總編已要求他寫一篇回應文章,文章將于2012年11月在該雜志刊發。
10月22日,法國生物技術最高委員會和國家衛生安全署先后否定了關于轉基因玉米致癌的研究結論,同時建議對轉基因作物的長期影響進行研究。
第二天,塞拉利尼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回應了外界對于其試驗數據科學性、經費獨立性的質疑,為爭論提供了另一種聲音?!?5%的質疑來自轉基因作物公司”
南方周末:你的試驗結論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的爭議,你怎么評價?
塞拉利尼:如果爭論針對研究本身,是可以接受的。但據我們統計,針對我們這項試驗的約75%的質疑,都來自轉基因作物公司與工廠。我認為,這些質疑背后,是難以掩蓋的經濟利益作祟。在9月19日之后的幾天內,他們密集而盲目地批評、質疑我們的研究,不斷地對媒體喊話,說我們的研究工作不好,這是一種誣陷和打擊。
南方周末:質疑的聲音集中在哪些方面?
塞拉利尼:很多質疑是關于大鼠品類、試驗周期以及大鼠的數量。我們試驗中使用的大鼠,正是轉基因生物技術開發和生產公司——美國孟山都用于評估轉基因生物食品安全性試驗的大鼠。這種大鼠是國家毒理學項目在致癌研究中推薦的大鼠品系,過去也常被用在長期的毒理學與致癌科學試驗中,只是以前沒有遭到質疑。
孟山都開展的試驗,每組大鼠數量也是10只,試驗周期停留在90天以內。和眾多轉基因食品安全評估試驗一樣,我們的試驗同樣證明了在90天以內,沒有發現轉基因玉米的副作用。只是在試驗的第四個月,我們發現了第一顆腫瘤,到試驗后期,我都被那么多腫瘤嚇到了。
南方周末:有人擔心致癌結果是大鼠食用轉基因玉米過量所致,大鼠的食量是如何控制的?
塞拉利尼:這種試驗有一個原則是,在正常的肥胖標準內,我們不應該限制老鼠的食量。在我的試驗中,所有組的老鼠都沒有食用玉米過量。而且,試驗組和控制組的老鼠的玉米食用量是一樣的。
南方周末:歐洲食品安全局、法國生物技術最高委員會和國家衛生安全署都對你的試驗結果提出疑慮。
塞拉利尼:這些機構主要評估產品,不是評估科研文章。首先,歐洲食品安全局和很多其他機構都有利益沖突。幾天前,歐盟衛生專員約翰·達利(John Dalli)就因利益上的沖突而離開。在轉基因組委會,類似的情況不少。其次,法國生物技術最高委員會與國家衛生署以前都曾批準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我曾與法國生物技術最高委員會溝通,但是討論的結果不理想,他們不允許我來演講解釋我的試驗結果。
好在他們都建議對轉基因作物的影響進行長期研究,但我們建議暫時禁止轉基因玉米NK603。重復試驗,對轉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和測定至少需要四年時間。
南方周末:近年來,你的好幾篇文章的研究結果都被一些權威機構否定,對此,你怎么看?
塞拉利尼:否定我的都是同樣一批機構委員會,比如歐洲食品安全局。據我了解,轉基因公司與一些機構之前有秘密協定,它們努力把轉基因試驗控制在三個月內,避免做更長期的評估和檢測?,F在法國的一些機構開始轉變態度,認為應該做長期的評估,它們甚至邀請我參與到轉基因食品影響的長期評估試驗中。我認為這是一種勝利。
“這是一項獨立的研究”
南方周末:外界稱你為“轉基因的堅決反對者”,這樣的角色會影響你的科學研究嗎?
塞拉利尼:我不在意這樣的稱呼。但我的研究確實受到很多阻礙和壓力。孟山都和有些監管機構寫聯名信給《食品與化學毒物學》的主編,要求刪除我的文章,不予刊登發表。我的同事被建議不要與我共事。也有一些壓力使政府和一些機構不給我的研究提供資金支持。
南方周末:有科學家和媒體就質疑這項試驗的中立性,說綠色和平有為這項試驗提供資金支持。
塞拉利尼:我們的研究不可能獲得綠色和平支持的,因為綠色和平反對動物試驗。這項試驗耗資320萬歐元,有4個資金來源。名為“對消費者和企業負責”的組織(CERES)提供了200萬歐元,查爾斯·利奧波德·梅耶基金會提供了100萬歐元,剩下的由基因工程獨立研究與信息委員會和法國研究部提供。
實際上,這是一項獨立的研究,獨立于任何生物技術公司。
南方周末:另一種說法是,兩家綠色食品零售業巨頭家樂福和歐尚也是此項研究的贊助商。一般而言,綠色食品和轉基因食品之間存在競爭關系。
塞拉利尼:家樂福沒有提供任何資金支持。歐尚是“對消費者和企業負責”的組織(CERES)的一員,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40萬歐元的贊助。歐尚等食品零售公司也賣轉基因食品,它們只是要求轉基因食品評估和檢測的透明度。自1998年開始,這些企業就表示要對自己所賣的產品負責,以保障消費者健康。
南方周末:這些爭論是否會促使你去審視自己的試驗?
塞拉利尼:不論外界怎么批評我的研究,我都會繼續。
我覺得沒有必要去重新審視我的試驗。我們的研究是目前針對轉基因生物食品和殺蟲劑的試驗周期最長的、細節最翔實的試驗。相反,我認為轉基因生物食品生產公司應延長它們的試驗周期。90天以內的試驗是不夠的,長遠看來,可能遮蓋了轉基因生物食品的副作用。我們甚至應該要求轉基因生物食品生產公司,例如孟山都向外界公布它們開展的轉基因安全試驗及數據,我們需要這種公開透明。
“中國,比美國、加拿大等國強多了”
南方周末:除了反對你的聲音,我們很想知道,哪些聲音在支持你?
塞拉利尼:截至目前,除了支持我的團隊和研究機構,目前已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約160名科學家簽名支持我的研究。在法國,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已變成一場政治辯論。法國左翼政黨基本認可我的試驗和研究,但沒能獲得右翼政黨高層的支持。因為右翼政黨獲得了很多來自轉基因生物產業的支持。
南方周末:你個人對轉基因生物技術的態度是什么?
塞拉利尼:我個人不反對轉基因技術,我支持通過科技來認識基因。但我反對轉基因生物產品沒有通過長期的的安全性檢測和評估試驗就進入市場。
轉基因生物食品中含有很多新的化學物,比如除草劑殘留,目前這些進入到食物和飼料中的化學物沒有被科學地檢測。這表現在,以前的試驗周期太短,不超過90天;有的甚至連基本的試驗都沒有,鑒于所謂的“實質等同性”原則(轉基因生物與自然存在的傳統生物在相同條件下進行比較,如果它們在實質上相同,就同等對待,視為安全)。這個原則實際上是研究作物的化學成分,但它不可能研究所有的成分。如果轉基因作物中的有毒化合物沒能被很好地測量與認識,“實質同等性”原則并不能構成任何證據能夠證明轉基因生物作物的安全。
南方周末:你對中國在轉基因問題上的態度,有所了解嗎?
塞拉利尼:中國已經決定給轉基因食品貼標識,閾值為5%(食品中轉基因成分含量高于5%時,則必須標識)。歐盟法規規定其標識閾值為0.9%。盡管中國規定要標識食品轉基因成分上限較低,但比美國、加拿大、阿根廷等國家強多了,這些國家都采取自愿標簽指引,這也是導致轉基因作物在這些國家被廣泛長期種植、出售的原因。
此外,中國和其他162個國家簽訂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我希望中國能有更多轉基因生物作物的毒理學研究,因為在這方面有一個研究空洞。在發展轉基因生物食品技術的同時,需要研究轉基因生物食品對人和環境的長期影響。
(受訪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