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亞洲開發銀行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發布報告稱,為了應對各種挑戰,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國亟須調整發展思路:通過不斷的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從依賴低成本優勢走向生產高價值產品。
這份題為《超越低成本優勢:中國經濟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報告指出,中國經濟面臨許多挑戰。首先,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只有5000美元,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才能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其次,中國三十幾年的增長相當程度上依賴于其低成本優勢,而未來幾年因接近“劉易斯拐點”以及人口老齡化而引起的勞動力成本上升意味著低成本優勢對增長的貢獻會逐步減少。再次,由于改革尚未完成,中國經濟存在一系列結構性問題,如增長來源的失衡、收入差距的擴大等,同時面臨日漸復雜的國際環境。
報告認為,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中國需要三方面的對策。一是,超越低成本優勢,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推動知識型經濟發展。二是要深化改革,包括企業、要素市場與財政體制的改革,并推動城市化與服務業的發展,以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三是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經濟與社會環境,包括穩定的宏觀經濟和健全的金融系統,社會的和諧與包容,環境的可持續性,和穩定的外部經濟環境。
“一個國家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后,農業剩余勞動力慢慢減少;當接近‘劉易斯拐點’時,如果不能實現產業升級,經濟就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亞洲開發銀行經濟研究局副首席經濟學家莊巨忠告訴記者,如果報告中所提的對策能夠加以有效實施,中國有望在2030年前成為一個高收入國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