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日消息?海南非公醫療機構床位僅占全省3.9%,為改變這一現狀,提出“在符合區域衛生規劃和準入標準的條件下,優先考慮由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
?
社會資本辦醫是醫療衛生發展“軟肋”
省衛生廳醫政處提供的資料顯示,海南辦醫主體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民營醫療機構力量非常薄弱,2011年,全省非公醫療機構床位僅占全省3.9%,遠低于全國9.7%的平均水平,在全國排名第27位。
省衛生廳醫政處李岳堅處長認為,社會資本辦醫是海南醫療衛生發展的“軟肋”,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與內地一些省市相比,海南沒有企業轉制為社會辦醫院;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尤其是營利性醫療機構,很難獲得土地政策優惠;投資醫療機構回報周期長,社會資本不敢輕易涉足;政府對公立醫院和社會資本辦醫實行差異化政策,提高了社會資本辦醫的門檻等。
由于歷史原因,海南醫療衛生資源總量缺乏。醫改3年,海南投入72億元用于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公立醫療機構因此得到迅速發展,全省19家市縣級醫院,有18家進行整體搬遷或改擴建。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常住人口只有860萬人的海南年接待游客超過3000萬人次,由此產生大量醫療需求。
省衛生廳預計,到2015年,全省仍約缺1.5萬張病床。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況下,海南將社會資本辦醫納入重要發展戰略。
?
床位數將達到全省床位總數的9%左右
近年來,海南密集出臺優惠政策,為社會資本辦醫鋪路。2010年底,海南率先全國出臺《海南省區域衛生發展規劃》,要求為社會資本辦醫預留空間。2011年底,省政府出臺《海南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意見》規定,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一律準予設置,屬于高端醫療服務項目的,可不受區域衛生規劃及醫療機構設置規劃限制,并在稅收、土地等方面優惠。
今年10月,省政府發布《海南省“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更是成為其核心內容。配套政策還包括《海南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南省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海南省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項目(2011-2015)》等。這些政策優惠措施,正在推動海南社會資本辦醫的步伐。據測算,海南現有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加上已通過批準籌建但尚未建成的醫療機構,床位數將達到全省床位總數的9%左右。海南計劃到2015年,力爭使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達到總量的20%左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