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匯豐發布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指數顯示,PMI中國10月份數值為49.5,高于上月47.9。至此一整年,中國制造業運行一直處于環比放緩狀態。不過,最新PMI數據回升至8個月高點,表明制造業運行只是輕微放緩。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認為,“10月匯豐制造業PMI升至8個月新高,這表明繼9月份溫和改善之后中國的工業活動延續了企穩回升的態勢,而這主要得益于前期寬松措施發揮效果,新訂單增長,盡管出口前景依然堪憂。我們預計決策層保持寬松政策來進一步促進內需增長,從而抵消外需疲弱的影響。未來幾個季度經濟溫和復蘇可期。”
指數還顯示,10月份,中國制造業產出小幅下降,降幅環比放緩。新訂單在12 個月以來首次出現回升,但幅度輕微,近20%的調查樣本顯示新訂單增加,調查顯示原因與新客戶增加有關。不過,新出口訂單量連續第六個月下降,而且繼續保持實質降幅,但環比放緩。據受訪廠商反映,歐洲與美國市場需求疲弱。
10月份,積壓工作連續第三個月趨降,降幅輕微,與上月大致相同。月內用工規模繼續小幅收縮,將近10%的受訪廠商壓縮用工。調查顯示,企業壓縮用工與生產需求放緩有關。
與此同時,制造業產品的平均價格在一年來首次上揚,但升幅僅屬輕微,近9%的受訪廠商報告加價。制造業的投入成本則在經歷5 個月回落后,在6個月以來首次恢復上升,而且有實質升幅,許多廠商表示原因與原料漲價有關。
供應商平均備貨時間在6個月以來首次出現拖延,但程度尚輕。受訪廠商表示,供應商交貨速度放緩,原因是接到的訂單增加。
經歷5個月的收縮后,采購量在10月份略有擴張,逾18%的受訪廠商增加了投入品采購量,原因多與廠商接獲的訂單增加有關。另一方面,采購庫存連續11個月下降。成品庫存也在6個月以來首次下降,調查顯示原因與產量減少及銷售超出預期有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