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的地震,屈原鎮鏈子巖村一組震感較強。
屈原鎮鏈子巖村一組,一戶居民屋頂的瓦被震落在地上。 記者李傳平 攝
??? 昨天下午,(湖北)秭歸縣委宣傳部發布消息稱,10月31日3時42分,秭歸縣屈原鎮發生3.2級地震。5時53分,該鎮再次發生2.6級地震。兩次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
據悉,地震位置為北緯30.92°,東經110.78°,宏觀震中位于屈原鎮龍馬溪村。地震波及的主要地段位于秭歸境內的長江沿岸一帶,震感較強。
地震發生后,秭歸縣委、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作出指示:及時派人趕赴現場,查看災情;通過網絡、媒體和短信平臺,向廣大群眾通報地震情況,避免引起恐慌,確保社會穩定;請求上級地震部門派專家到現場,進一步會商震情;加強值班值守工作,確保政令暢通。
目前,秭歸縣受地震影響范圍內的群眾情緒穩定,社會秩序井然有序。
午夜驚魂,好多人被“簸”醒了
記者探訪震中屈原鎮,僅見一些屋瓦掉落、個別房屋墻壁開裂
昨天上午,記者趕到震中秭歸屈原鎮,走訪該鎮新灘居委會、鏈子巖村、長江村、西陵峽村、龍馬溪村等地,發現當地居民雖然仍在議論此事,但已恢復平靜,除了一些磚瓦房有瓦片掉落,個別房屋墻壁出現裂縫外,幾乎沒有留下地震的痕跡。
“不敢睡覺,開著燈,和其他人守在門前院落里。”昨天上午11點,屈原鎮鏈子巖村一組一塊農田里,65歲的朱國梅和老伴正在打豬草。提起凌晨的地震,老兩口仍心有余悸。
“比汶川地震那次震感還要強些。”80歲的王新桂說,當晚她一個人在家里,凌晨3點被“簸”醒了,摸索著起床打開燈后,發現墻上的涂料正“撲撲”的往下掉,趕緊穿好衣服往外跑,當晚也沒敢再睡,一直等到天亮。
59歲的杜云梅告訴記者,30日晚上10點左右,她曾聽到貓狗在叫,但沒在意,昨天凌晨3點多,她被“簸”醒后,裹著被子就跑了出去,“家家戶戶的燈都亮著,大家都站在屋外不敢進門。”
柳祖誠家的兩層小樓不久前剛裝修過,地震過后,房屋的吊頂塌了一塊,一樓客廳墻上多了條長約一米的裂縫,煙囪也倒了。“兒子、媳婦不在家。看著心疼,好在人沒事。”柳祖誠說,她沒將發生地震的事告訴兒子,打算趁天氣好時,請人重新裝修。
鏈子巖村村支書何懷春介紹,昨天凌晨,有兩次較大的震感,發現地震后,村里將村民組織到了較空曠的場所,家門口的燈都點亮了,一直到早上,才讓村民們回家休息,鏈子巖村除了部分土坯房開裂得比較嚴重,掉了一些瓦外,沒有其他損失。
新灘居委會負責人李尚成告訴記者,新灘的震感有些強,有些房屋出現了裂紋,大部分村民都在第一時間出了門,白天有些村民就去干活了,中午才回家休息。
地震發生后,省地震局和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員隨即趕到了秭歸,分兩路在長江兩岸沿江進行實地勘測。昨天下午,工作人員返回秭歸縣科技局,搜集的資料顯示,震感明顯,無人員傷亡。
震級不高,為何震感明顯?
專家解釋:因為震源比較淺
地震震級分別為3.2級和2.6級,為何會有如此明顯的震感?
宜昌市地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秭歸屈原鎮地震之所以震感明顯,主要是因為地震震源比較淺,震源深度為5000米,其實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人可感知的僅有其中的百分之一。
遭遇地震如何避險自救?
地震中的傷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遭遇地震時,應保持鎮定,是逃是躲,要因地制宜、果斷行事。
【室內避險】
平房內遇地震,若室外空曠,應迅速頭頂保護物跑出屋外,如來不及逃出,可躲在桌下、床下、堅固的家具旁或緊挨墻根的地方,并用衣物捂住口鼻防塵、防煙。
樓房內應迅速關掉電源和氣源,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的空間避震,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不要使用電梯,更不能跳樓。
【室外避險】
城鎮內遇地震,應注意保護頭部,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遠離高壓電線、化學物品及煤氣等危險設施。
野外應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跑。
【車輛避險】
開車時遇到地震,應迅速躲開橋梁、隧道、陡崖、電線桿等,盡快選擇空曠處停車。
【被困自救】
保持清醒,聽到外面有人時,可大聲呼救,或敲擊管道求救;如果一時不能脫險,應設法將手腳掙脫出來,清除壓在身上特別是腹部以上的覆蓋物;在可活動的空間內,設法尋找水、食品,如果聞到煤氣味,不要使用打火機,也不要使用電話、電源開關或任何電子裝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