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0日消息“異地高考”近段成為媒介熱詞。海南省考試局新聞發言人在媒體通氣會上透露,我省將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異地高考”方案,而今相關部門已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初稿可望于今年12月出爐,正式方案將于今年年底向社會發布。
關鍵詞一:有條件準入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隨遷子女就地高考、中考要有條件準入,包括家長、學生、城市發展都需符合基本條件。家長在流入地要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住所、穩定的收入,交了各種保險,盡管不是戶籍人口,但是常住人口。學生本人在流入地就讀的時限不同,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政策,符合條件的學生跟本地生享受相同的升學考試政策。
據了解,隨著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旅游島建設日益升溫,來瓊經商、務工人員逐年增多,其隨遷子女來瓊就讀的人數日漸增長,他們具有在海南就地參加高考的強烈愿望。這部分學生與“高考移民”不同,他們自小跟隨家人來到海口生活、學習,有的孩子甚至在海口出生。但是由于經濟條件受限等多方面的原因,他們和父母都沒有取得本地戶口。根據現在的中考政策,他們可以在海南參加中考,但必須先簽下承諾書,承諾將來回戶口所在地參加高考。
然而,大部分家長和學生都不愿意,或者不會輕易送孩子回鄉參加高考,他們要考慮各地之間的教材差異、學生回去上學無人照料日常生活等實際情況,而且轉學手續的辦理過程很復雜,不是所有學校都樂意接受此類轉校生。
在海南有學籍無戶籍的學生為數不少,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需要在海南讀多少年書,才能和本地學生享受相同的升學政策呢?是高中三年,或是初中至高三?或是從小學到高中畢業呢?
關鍵詞二:高考移民
“我們最擔心的是,高考移民會否卷土重來。”海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稱,這一現象的產生,是海南基礎教育發展之痛。
因種種原因影響,海南基礎教育的底子相當薄弱。10年之前,曾有不少內地學生鉆購房入戶的政策空子,把戶口轉到海南,他們未曾在海南上過一天學,卻到海南參加高考。那些來自教育強省的學生,輕而易舉地搶走了不少本科第一批院校在海南投放的錄取指標。他們被稱為“高考移民”,曾經給海南基礎教育發展帶來劇烈的沖擊。2005年,曾有一位來自湖北,在海南某私立學校空掛學籍的高考生一舉奪取海南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桂冠,經海南省教育廳查證,他確實屬于“高考移民”,不久,該考生被取消了報考本科第一批院校的資格,在同一所學校里,同時被取消報考一本院校的“高考移民”還有28人。
為了防堵“高考移民”,保障本地考生的權益,海南省政府下發了《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報考條件暫行規定》,采取了一系列的鐵腕手段扼制“高考移民”,其效果是顯著的。
“異地高考”的開放尺度到底有多大?“高考移民”會否隨之卷土重來?為了確保符合條件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防止高考移民,省考試局期待聽到來自于社會各方面的聲音。本報今起開通熱線電話66810862,或者發微博@南國都市報,歡迎您發表觀點和建議。本報記者將會認真地對您的觀點進行梳理,并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