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總裁喬治·恩特威斯爾10日晚宣布辭職,剛剛上任54天的恩特威斯爾由于BBC王牌新聞調查節目《新聞之夜》被爆新聞報道嚴重失實,在重重壓力下只得稱“應該對所有新聞報道內容負責”,將總裁之位拱手讓出,成為BBC歷史上“最短命”的總裁。11日上午,BBC主管機構BBC信托會主席彭定康公開表示,在經歷了此次誤報事件后,BBC需要進行一次“徹底以及根本性的大檢討”。
2日晚,《新聞之夜》播出有關20世紀七八十年代威爾士兒童福利院一名未成年人麥斯漢姆遭保守黨議員性侵案件的調查。雖然《新聞之夜》沒有公布該議員的名字,前保守黨上院議員麥卡爾平在節目播出前就被“知情人士”發推特暗示為性侵者。
遠在意大利居住的麥卡爾平“中槍”后其居所幾乎被媒體踏破,不勝其擾的他發表聲明稱BBC的報道“完全錯誤并且嚴重誹謗”。8日,英國《衛報》援引雷克斯漢姆市議員基斯·格雷戈里的話稱,麥卡爾平議員很可能是被與當地的麥卡爾平家族成員相混淆。該報指出,麥卡爾平議員早在1997年就被相關調查成員確定與該案沒有任何聯系。報道稱,《新聞之夜》的調查漏洞之多、前后反差之大讓人玩味。輿論指出,該節目只從一名受害者的角度出發,并大做文章,讓人懷疑有轉移民眾視線的企圖,將民眾的關注焦點從BBC已故名嘴薩維爾的性侵丑聞引開,其所標榜的高公信力更是令人懷疑。
《衛報》的報道面世后,麥斯漢姆立即發表道歉聲明,稱警方曾在當時的調查中讓他看了一張照片,并錯誤地告知其照片中的人是麥卡爾平議員。BBC隨后也刊登道歉聲明。
相比較之下,該錯誤報道被爆出來之后,BBC總裁恩特威斯爾10日在接受BBC節目《今天》采訪時的表態大有將自己撇干凈之勢,稱不知道《新聞之夜》將播出該檔節目,節目播出時自己因有事外出未能收看,第二天才收到相關消息。恩特威斯爾的表態受到各方譴責,英國下議院文化、媒體和體育委員會主席約翰·惠廷德爾指出,節目內容將產生的影響力顯而易見,絕不可能沒有經過總編的許可。在做出上述表態數小時之后,恩特威斯爾迫于壓力無奈在BBC總部門口做出辭職聲明,同時由BBC音頻與音樂部門總監蒂姆·戴維臨時接替總裁職位。據英媒預計,BBC新總裁最有可能的人選是現任英國電信管理局總裁埃德·理查茲。
英國文化大臣米勒稱恩特威斯爾辭職是明智的,她說“恢復這個廣播機構的名譽至關重要。BBC必須調整制度,確保制作出一流的時事節目”。彭定康周日在BBC的時政節目中說,目前他的工作就是向所有支持者證明“BBC沒有失控,我們能重新上路”。他表示,BBC必須對復雜的層級制管理結構做徹底檢討,否則其最大的競爭對手默多克新聞集團很快會趕超BBC。
自BBC已逝知名主持人吉米·薩維爾爆出性侵案后,BBC一直深陷輿論漩渦,尤其是《新聞之夜》欄目此前制作的薩維爾案件調查特輯,由于高層出面干預而臨時取消播放,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BBC的公信力遭到空前質疑。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稱,《新聞之夜》急于涉足敏感的未成年人性侵類新聞調查節目以挽回自己的聲譽,但卻再次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BBC就在保護婦女和兒童權益上成為先驅者,但現在,BBC被輿論攻擊且無力辯駁,它離理想的公眾形象越來越遠。《泰晤士報》則稱,恩特威斯爾的辭職讓BBC陷入成立90年來最嚴重的危機。該報援引惠廷德爾的話稱,BBC在全球有非常高的聲譽是因其新聞報道真實、可信度高,但現在,“這種公信力已嚴重受損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