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1月12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上海已經開始發放純電動車牌照,指標為每年2萬個。按照政策,中央對地方私人購買純電動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加上上海地方補貼4萬元,及一塊目前市值約6萬元的免費車牌,上海消費者買純電動車最多可節省16萬,且沒有購車資質限制。
京滬確立新能源汽車購買門檻 北京高于上海
證券日報報道(記者岳偉)目前上海市對純電動車已經開始發放牌照,指標為每年2萬個。近日,北京也開始向公眾征求新能源購車意見,預計年底出臺。有業內人士認為,京滬兩地對新能源私人購車標準出臺細則,將帶動全國25個新能源試點城市的政策細化。
與此同時,企業也嗅出了味道,比亞迪、上汽集團及青年汽車分別在此階段推出相關產品,但記者發現,目前企業對新能源汽車,僅能從公共服務領域及單位團購等模式推廣,距離與傳統燃油車爭消費者的時代還相距甚遠。
購車細則出臺
在近期出臺的新能源購車細則中,上海市似乎是最積極的。上海市交通部門有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表示,上海市對新能源車牌照已有明確的專門號段管理。
按照目前的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中央政府對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
加上上海市4萬元的地方補貼,以及一塊免費的汽車“滬”牌,按照目前的拍牌價格,價值約6萬元。未來,在上海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最多可以節省16萬元,而且沒有購車資質的限制。
對此,國內汽車市場專家蘇暉認為,上海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型、短途純電動車的推廣,但北京政策就不同了,可能出于總量控制的考慮,北京對購買新能源車的資質有了諸多限制。
蘇暉所指的是,雖然在北京,私人購買純電動小客車不需搖號,但需要向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申請指標。
不僅如此,單位和個人自提出純電動小客車指標申請之日起,不可繼續參加小客車搖號。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已申請小客車指標搖號且申請狀態為“審核通過”、“審核中”的,和已取得小客車配置指標、更新指標且指標仍在有效期內的單位和個人,不得申請純電動小客車指標。
商業模式難突破
面對各地政府不斷推出新能源購車細則,以及25個試點城市工作的不斷深入,國內汽車企業的新能源車產品及商業模式也在不斷涌現。
近日,比亞迪在北京發布了以“零元購車”為理念的電動車推廣計劃,該計劃通過金融方案來為電動車客戶提供購車貸款。比亞迪共推出三種操作模式:融資性租賃、經營性租賃和買方信貸,同時滿足出租車公司和公交公司的不同需求。客戶可根據需求和具體合作業務自由選擇合作模式。
而在上海市放號新能源車的同時,上汽集團也推出了榮威E50。上汽乘用車公關總監湯躍進對《證券日報》表示,上汽目前已掌握純電動車的全產業鏈,E50也是獨立平臺開發,利用其產品特性及京滬兩地的新能源政策,如主要進入集團采購市場的E50售價23.49萬,在上海實際售價僅為11萬。
不過,有專家表示,目前各企業的新能源車及商業模式也只能停留在公共服務領域及集團采購方面,這種模式擁有基礎設施集中投放的優勢,由于達不到傳統燃油車的經濟與便捷,新能源汽車與真正私人購買有距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