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新聞中心今日舉辦網絡訪談活動,主題為“中國的司法公正”,邀請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黨組副書記沈德詠,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胡澤君,公安部常務副部長、黨委副書記楊煥寧,司法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趙大程與網友交流。以下為文字實錄:
[中國廣播網記者]:我想問沈院長,你們對個別司法不公的案件是如何糾正的?對司法不公的法官又是怎樣追究責任的呢?謝謝。
[沈德詠]:前面我回答問題的時候講到,個別案件的裁判錯誤是客觀存在的,有各種原因導致法官認識上的錯誤、事實判斷上的錯誤,以及法律適用上的錯誤,有的是難以完全避免的。有了錯誤,首先要直面錯誤的存在。作為一個法官來講,辦了錯案是應該感到恥辱的。
我剛才也說到,古今中外的司法制度之下,不可能完全杜絕司法個案的錯誤。比如河南的趙作海案件,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趙作海被判了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八年之后宣布無罪。
不光是中國有這種情況,國外也有這樣的情況。我可以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澳大利亞林蒂(音)謀殺案,這個案件在澳大利亞炒了幾十年,著名的午夜嬰啼案,事情發生在1981年,警方控告林蒂,這是一個女的,在露營地,殺死了兩個半月大的女嬰,并把她供奉給了她信奉的神,實際上有點邪教性質,露營的地方實際上是祭神的。1982年被判處終身監禁,事后證明女嬰是被澳洲的野狗叼走了,這個案件發生之后,在附近連續發生過幾起野狗叼走小孩的案件。但今年6月份被告人才被宣告無罪,前后多少年?30年。
我再講一個臺灣的案例,蘇建和殺人案。這個案件發生在1991年3月,當時王文孝、王文忠兩兄弟被控殺死了一對老年夫婦,其中王文孝被判處死刑,并已經執行死刑,王文忠被判處兩年八個月,他是從犯。在這個期間,王文忠供述還有蘇建和等三個人參與作案,就把蘇建和拉進來了,蘇建和這個人先后被臺灣的法院五次判處死刑,最終于今年8月31號由臺灣高等法院改判無罪,前后20年。
我講這幾個案件就是想說明,古今中外冤假錯案難以完全避免。但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錯案的發生,我們國家從訴訟制度的設計到司法工作機制,應當說都提供了必要的和有效的保障。從指導思想到工作規范,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從司法制度層面講,我們國家是實行兩審終審制,我們保留了死刑,對死刑是執行嚴格控制、慎重適用的原則,建立了死刑復核制度,這是我們國家獨有的一項制度。同時,我們還有審判監督制度,通常叫再審制度,再審制度是大陸法系國家的一個傳統,但是我們國家的再審制度是最嚴格的。相對于一審來講,二審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再審程序都具有法律救濟的意義,都是為了防止以及糾正冤假錯案所作出的一種制度性的安排。根據我們國家法律的規定,可以通過人民法院自身發現,或者是通過檢察機關抗訴,還有通過當事人的申訴,申請再審,對錯誤的案件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進行再審,及時糾正錯誤裁判。
從法院內部工作機制層面講,我們這些年來特別注重創新和加強審判管理,建立有效的審判管理制度體系,來促進審判質效的提升,充分發揮二審、再審的監督功能,建立改判、發回重審案件分析通報制度,以及開展法庭庭審和裁判文書兩評查活動,促進提高審判質量。完善司法過錯責任追究機制,凡是涉及違法違紀問題的,嚴肅查處。如果因為司法能力不足,認識錯誤、判斷錯誤,導致案件出現差錯,也要根據案件的情況進行問責,同時要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司法水平。謝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