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破土動工的沙耶武里水電站預計于2019年底竣工。
盡管遭到鄰國和環保分子反對,老撾還是執意推進湄公河沙耶武里水電站項目。近日,該項目已獲老撾政府放行,整個工程將耗資35億美元,預計2019年底完工。老撾政府11月6日表示,7日為大壩舉行正式的奠基儀式。
老撾是在其首都萬象舉行的亞歐會議期間宣布這個決定的。
地處內陸的老撾是東南亞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老撾希望利用內陸河流發電,推動國內經濟發展,并通過出口剩余電力獲取外匯。
老撾政府已經授權一家泰國承包商承擔沙耶武里水電站施工工作,泰國還將提供項目資金。因此,一旦該項目建成,剩余電力幾乎將全部賣給泰國。
據了解,沙耶武里水電站是湄公河下游地區建造的第一座大壩。1995年,柬埔寨、老撾、泰國和越南4國之間簽署了共同享有這條河流的協議,此類開發項目需經過這些國家的聯合組織湄公河委員會的批準。
今年4月,老撾表示,同意在今年10月或11月湄公河委員會4國環境部長舉行有關建造大壩的討論會議之前將暫緩大壩的建設工程。但是,老撾已經委托有關人員對《通知、預先協商與簽署協議》(PNPCA)的程序進行了研究,并發現所有程序是完備的。老撾聲稱在與湄公河委員會其他3個成員國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將在其權限范圍內推動大壩工程建設。
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建造大壩將打亂魚群繁殖和遷徙的規律,將會對魚類物種造成影響;二是建造大壩還將對農業用地造成影響,因為營養豐富的淤泥是由湄公河對下游地區的沖刷而形成的。
分析指出,老撾選擇在亞歐會議這個重要場合公布大壩恢復施工的消息有點火上澆油的意思。反對意見最大的柬埔寨和越南兩國首相和總理也都出席了這個會議。
反對修建水壩的人士認為,老撾對沙耶武里項目設計作出的很多修改方案未經測試,如果項目成行,無疑是拿湄公河做一個高風險的試驗。湄公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
位于中國境內的湄公河(中國稱為瀾滄江)上游建有4座水電站,但其流經東南亞各國的下游尚未有建成的水電項目。
老撾能源部副部長維拉蓬(Viraphonh Virawong)在亞歐會議期間透露,沙耶武里水電項目會馬上啟動,其建設還有望創造工程領域的多個第一。
維拉蓬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表示:“我們相信沙耶武里項目不會對湄公河產生任何負面影響。不過只要是人為工程都會改變(自然環境)。所以我們一定會在收益和成本之間尋找一個最佳平衡點。”
維拉蓬還強調,老撾方面對大壩原設計方案作出的修改可以消除鄰國對漁業資源以及下游河道受影響的擔憂。據透露,光是這些設計上的改動,就給造價加碼1億多美元。新設計允許大壩底部沉積物通過輪機扇葉和升降機定期排出,大壩上配備的特殊梯子也能幫助魚類通過,游到上游。
“我覺得現在柬埔寨和越南應該能夠理解我們的苦心了。我們沒有把這些問題丟給鄰國,讓他們徒增煩惱,而是把重擔壓在我們本國的工程師身上。我們非常有信心,能造出一座質量很好的水電站。”維拉蓬說。
盡管老撾承諾擲地有聲,但還是引來環保人士的質疑。國際河流組織就認為,老撾一再聲稱通過與鄰國充分溝通已經消除了鄰國疑慮是誤解。
該組織東南亞研究負責人科克·赫伯斯頓指出,沙耶武里水電項目實際上一直暗地里照原計劃進行,從來沒有暫緩。“之所以(老撾政府)大張旗鼓宣布復工并非因為環評全部完成,而是因為雨季剛剛結束。”
赫伯斯頓還指出,按照專家意見,魚類通過水壩的方案很可疑,不一定行得通。“關于清除沉積物的設想也很玄乎。”
今年5月,老撾國家湄公河委員會主席肯萍·奔舍那(Khempheng Pholsena)稱,老撾以前修建南屯(Nam Theun)水電站時也遇到過阻力,后來還是成功化解了,沙耶武里應該也是一樣。她當時說,老撾必須“堅定、獨立自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