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20日在日內瓦發布的《2011年溫室氣體公報》稱,2011年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當年所有長期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相當于百萬分之473的二氧化碳當量,比1990年的水平增加了30%。
大氣溫室氣體濃度是指經過大氣、生物圈和海洋復雜的相互作用后滯留在大氣中溫室氣體的量。輻射強迫是指,由于氣候系統內部變化,或二氧化碳濃度、太陽輻射的變化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對流層頂垂直方向上的凈輻射變化。在溫室效應中,由于溫室氣體濃度增加,輻射強迫也會隨之增加;因此測量輻射強迫,就可以反推溫室效應的危害程度。
公報說,作為大氣中人類活動排放的最主要溫室氣體,2011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390.9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是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40%。
公報指出,自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以來,人類活動已向大氣中排放了相當于2750億噸碳的二氧化碳,主要通過燃燒化石燃料的方式,其中一半存留在大氣中,其余被海洋和陸地生物圈吸收。
2011年,其他溫室氣體,如甲烷、氧化亞氮等的大氣濃度也創下新高。其中甲烷濃度為工業革命前水平的259%;氧化亞氮濃度為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20%。據介紹,氧化亞氮對氣候的影響長達百年以上。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米歇爾·雅羅說,迄今地球碳匯吸收了近半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但未來是否仍能維持這一水平還不確定。他強調,需要提高監測能力和科學知識水平以增加對溫室氣體、地球生物圈和海洋間相互作用的認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