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縣第一小學樓道
受傷學生王啼霜
20日下午17時許,臨高縣第一小學舉行地震應急疏散預演活動,演練結束學生返回教室時發生擁堵擠壓,有5位學生當場缺氧昏倒在地,引起部分學生驚慌摔倒在地出現擠壓,21名學生不同程度受傷。
事發后,省委、省政府非常關心和重視此事,21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定之作出批示,要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特別是高度負責做好學生救治工作。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譚力,副省長林方略等也作出批示和指示,要求臨高縣委、縣政府和省衛生廳緊急部署,千方百計救治受傷學生。
目前事故調查正在進行中,臨高縣委縣政府表示將依照規定對相關責任人作出相應處理。
“事發太突然僅幾秒鐘時間”
據了解,20日下午17時許,臨高縣第一小學舉行地震逃生演練活動結束后,學生疏散返回教室時,在教學樓一層至二層的平臺間發生擁堵擠壓,導致5名學生當場缺氧昏倒,部分學生驚慌倒地,21名學生不同程度受傷。
聞訊趕至事發現場的校長和老師立即上前疏散在場學生,將昏倒的5名學生抱到學校操場,撥打120急送縣醫院搶救。
當晚,臨高縣人民醫院共收治受傷學生21人,其中6人轉送至海口市人民醫院救治,2人受皮外輕傷,經縣人民醫院治療后由家長接送回家,另13人在縣人民醫院留治。
事后,臨高縣第一小學副校長劉雀伽向記者描述了事發時的情景:當時正值放晚學時間,四年級的學生本應從東側樓梯口下樓,可是部分學生卻從西側樓梯口下樓,此時參與演練活動的低年級學生正從西側樓梯上樓,于是發生了擁堵。
劉雀伽說:“事故發生太突然,僅幾秒鐘的時間,我們已經緊急疏散,但是還是有幾名學生受傷。”
記者了解到,臨高縣第一小學有兩棟教學樓,其中一棟樓于1988年建成,樓梯口約有1.3米,一至四年級的學生全部在此棟樓上課,該樓只有兩個樓梯通道。
臨高政府全力救治受傷學生
接報后,臨高縣委、縣政府領導分別赴臨高縣人民醫院和海口市人民醫院指揮救治工作并慰問受傷學生。臨高縣人民醫院立即組織了治療力量全力救治受傷學生。在省衛生廳的大力協調下,海口市人民醫院也開通綠色通道,對受傷學生進行全力救治。
據臨高縣教育局副局長王錦盛介紹,事件發生后,他和局長全部趕到現場,與縣領導一起看望了受傷的學生。臨高縣人民醫院的院長、副院長立即組織治療力量全力救治受傷學生,確保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傷情最重學生已轉到普通病房
目前,在醫院留治的學生共有12名,其中,6名學生在臨高縣人民醫院留治,病情已經好轉,無生命危險;6名學生在海口市人民醫院留治,其中一名病情較重學生已經轉到普通病房,另5名病情已穩定,逐漸好轉。
昨日下午5時,記者來到海口市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病房,了解在踩踏事件中受傷最嚴重的二年級學生王啼霜的病情時,得知其已于昨日上午10點左右被送到心胸外科的普通病房接受治療。
“孩子20日被送來時已經昏迷,直到21日早上才蘇醒過來。”王啼霜的父親告訴記者,孩子醒后精神還不是很好,且不時存在惡心嘔吐的現象,是否傷及大腦仍待進一步檢查。記者在與小啼霜對話時也發現,她臉部的浮腫還沒有徹底消退,雙眼和齒縫間的淤血依然清晰可見。
記者從正在醫院照料孩子的其他幾位學生家長處了解到,他們的孩子都是頭部受傷,且臉上都留有被沙子磨過留下的紅點。據當天管床的符醫生介紹,幾個住院學生的傷情皆屬于擠壓綜合征,目前情況還都比較穩定,但什么時候能夠出院仍需觀察3天。
家長認可校方處置方式
20日晚,踩踏事故發生后,臨高縣縣財政局和縣教育局立即籌措治療資金,將病情較重的6名學生送到海口市人民醫院救治。出事學校的校長、老師還有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還在醫院陪護了一夜。21日上午10時許,臨高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鄭柏安,縣委副書記曹文,縣政府副縣長段怡、王國宙、陳卓爾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海口市人民醫院看望受傷學生,并表示“孩子們只管安心養傷,不用擔心醫療費的問題”。
對此,幾位學生家長都表示很感動,認可相關部門積極的處置方式。他們透露,孩子的醫療費已經有人支付,臨高縣方面還為前來照顧病人的家屬送來了慰問金。而受傷學生皆買有保險,待出院后保險公司也將進行理賠。
防震預演未上報臨高教育局
據臨高縣教育局副局長王錦盛透露,20日,臨高縣第一小學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只是預演,計劃于11月23日進行正式演練。
另據臨高縣第一小學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今年9月份,學校就準備了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方案提出“下樓時,二排進行,一個緊挨一個,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擠壓”。但是11月20日擠壓事故發生后,據核實,此次防震預演沒有上報臨高縣教育局,應急疏散演練方案也沒有上報。
依照規定將對責任人作出處理
臨高縣副縣長陳卓爾告訴記者,臨高已從縣政府辦、縣安監局、縣公安局、縣教育局、縣地震局等單位抽調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
陳卓爾表示,此前防震演練當中存在疏漏的地方,學校之前根據編制的預案開展得很順利。目前事故調查正在進行當中,待調查結果出來后,將依照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作出相應處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