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臨沂大學完成了新一輪專業(yè)技術崗位全員競聘,8位具有正高職稱的在職處長“辭官從教”,一心一意當起了教授。
“我評上教授已經(jīng)7年了,但是由于長期從事繁忙的行政管理工作,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深入的教學和科研。這次競聘,學校黨委出臺了導向教學和科研一線的優(yōu)厚政策,促使我下定決心轉崗。”已經(jīng)在正處級崗位上干了12年、剛剛辭去社科處處長職務的汲廣運教授對記者說。辭去資源環(huán)境學院院長職務的于興修教授也向記者表達了同樣的想法。
據(jù)介紹,臨沂大學此次辭職的還有教務處長、科研處長等學校“要害”部門處室的“一把手”,能夠讓他們下如此決心辭去舉足輕重的行政職位,足見臨沂大學政策傾斜的力度之大。臨沂大學以“導向教學、導向科研、導向高層次人才”為此次專業(yè)技術競聘的基本原則,下決心要把高層次、高職稱、高學歷人才向教學和科研一線引導,為此,大幅提高了教授的津貼待遇。如教授最末位四級崗位的津貼每月也要比“處長”多20%,教授三級崗位每月津貼比“處長”多40%,特聘教授二級崗位的崗位津貼則是教授四級崗位的5倍左右。特聘教授一級崗位的津貼根據(jù)教授個人貢獻大小,一般在150萬元到200萬元左右;貢獻特別突出者,另外獲贈價值300萬元的一套別墅。面對如此巨大的“傾斜”,有能力的處長們紛紛棄官從教也就不足為奇了。
“臨沂大學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內(nèi)涵提升,而人才是最大的瓶頸,徹底打破‘官本位’思想,重新回歸‘學本位’,讓專家、教授深入教學科研一線,臨沂大學才會大有希望。”學校黨委書記丁鳳云這樣解釋學校政策的初衷。
據(jù)了解,在豐厚待遇的背后,臨沂大學的教授們也將承擔更重的責任。以教授三級崗位為例,臨沂大學規(guī)定,任期內(nèi)必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額定位次或者二等獎前五位,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額定位次或者一等獎前五位,獲得全國高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前五位或者二等獎前三位或三等獎首位;或者首位發(fā)明專利兩項以上,并在實踐中推廣應用,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價值1000萬元以上。一位辭官從教的前處長表示,這些工作任務,對臨沂大學教授們而言,也是全新的挑戰(zhàn)。
短 評
弱化“官本位”的有力舉措
幾年前,某地40位教授爭1個處長職位的新聞曾引起強烈反響,引發(fā)了社會對“處長”“教授”待遇與價值的考問,學界對“學術與官位倒掛”現(xiàn)象深感痛心。臨沂大學此次專業(yè)技術競聘中大膽的政策傾斜,力度之大,可謂是高校弱化“官本位”的有力舉措。
教學與科研是大學的兩項基本職能。然而,近年來我國高校“官本位”現(xiàn)象日益浮現(xiàn),滲透到教學、科研、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得高校滋生學術浮躁之風,導致學術精神受挫、科研氣氛受損,師生做學問、務學業(yè)的心勁兒大受影響。教育部一位副部長曾說過:大學的“官本位”傾向影響著學術的發(fā)展,大學作為時代和社會燈塔的作用也會逐步失去色彩。
讓高校從“官本位”回歸“學本位”,是我國高校提高質(zhì)量、科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現(xiàn)實要求。北京大學老校長蔡元培早在1918年北大開學典禮上就曾倡言:“大學為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為養(yǎng)成資格之所,不可視為販賣知識之所。”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diào),“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這是很高也很難的目標,亟須我們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采取更多的有力措施,引導高校更多的專家、教授深入教學科研一線,高高興興教學生,踏踏實實做學問,安安心心搞科研。臨沂大學銳意改革,打破“官本位”、回歸“學本位”的做法,深得師生之心,也受到學校“官員”的歡迎,值得提倡!
在破除高校“官本位”觀念方面,全國各地高校近年來也創(chuàng)造了不少成功的經(jīng)驗。本報特設郵箱:jyb@gmw.cn,歡迎社會各界圍繞臨沂大學的做法發(fā)表看法,并提供新的報道線索與建議。(記者周華、趙秋麗通訊員文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