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
"羅老"號第三次發射過程
國際在線消息:據韓國《亞洲經濟》29日最新消息,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KSLV-I)確定將于韓國當地時間29日下午4時(北京時間下午3時)在韓國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宙中心進行第三次發射。
根據韓國與俄羅斯方面簽署的協議,這次發射是"羅老"號的第三次發射,也是最后一次機會。命運多舛的"羅老"號是否能一圓韓國的宇宙航天夢想,我們將拭目以待。
“羅老”號發射兩次失敗多次推遲
2002年8月,韓國正式啟動了“羅老”號火箭工程。“羅老”號火箭全稱為“韓國航天運載器”,因羅老航天中心而得名。由于韓國航天工業基礎薄弱,缺乏相關技術,無法獨立制造大型火箭,韓國只好求援于外國。
在尋求與美國合作遭到拒絕后,2004年,韓國與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研究和生產中心達成合作研發協議。按照協議,俄方制造火箭第一級,韓方制造第二級。
最初研制“羅老”號時的目標是2005年發射,但因韓俄技術合作協定批準問題先后兩次推遲到2007年和2008年。2009年,“羅老”號部分零部件沒能及時到位,發射日期又被推遲到當年第二季度。此后,“羅老”號又因增加了一項發射臺性能試驗、俄方推遲最終燃燒試驗、數據分析出現問題等原因,三度推遲。
2009年8月19日,當“羅老”號正要發射時,閥門壓力裝置出現問題導致自動時序控制設備停止,“羅老”號被迫第7次推遲發射,加上2010年6月因發射臺消防設備運轉出現故障以及今年10月26日因注入燃料部位有縫隙的兩次推遲,“羅老”號已經多次因各種原因而推遲發射。
在2012年10月26日決定推遲發射后,韓國一開始曾決定將再次嘗試發射“羅老”號的時間“窗口”定為11月9日至24日。后來因種種原因,韓國又再次將其推遲到11月29日進行發射。
除了多次被推遲發射外,“羅老”號還曾歷經兩次失敗。2009年8月25日,“羅老”號首次發射升空,發射過程中,整流罩未能與箭體分離,衛星沒能進入預定軌道,并在墜入大氣層時燒毀。在首次發射失利后,韓國在2010年6月10日進行的第二次發射同樣遭遇失敗,事故的原因是分離螺栓存在缺陷,導致推進器出現問題,引起火箭爆炸。
2012年11月28日,韓國對“羅老”號進行了發射前的模擬演練,為29日的正式發射做最后準備。此次能否發射成功,韓國方面依然沒有十足的把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