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4日消息(記者陳敬儒 實習生鄺曉霞)今天(3日),記者從2012年第六屆中國專利周海南省活動技術發明與財富論壇上獲悉,近年來,我市通過多項鼓勵政策的實施,促使專利創造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椰果食品有限公司榮獲一項全國專利金獎,賽諾公司等三家企業獲評全國專利優秀獎。截至今年7月的統計數據,我市實際發明專利擁有量803件,提前達到并超過“十二五”綱要目標。
專利技術及樣品引關注
當天,論壇現場展示了一批具有價值含量的專利技術及樣品,引發了與會者的強烈興趣。
海南椰果食品有限公司榮獲全國專利金獎的“兩步發酵法生產可食用纖維素”,讓生產原料擺脫了椰子水資源的限制,解決了行業發展的原料短缺瓶頸問題,開拓了細菌纖維素產業的新局面,即使在非椰子產區也可推廣,降低了生產成本。賽諾公司利用專利技術生產的超高熱封強度功能BOPP薄膜產品在BOPP領域屬全球首創,使我國食品軟包裝綠色化成為可能和實現。據悉,本屆專利周活動結束后,這些專利產品將進入海南專利博覽館展覽。
我市實際發明專利803件
近年來,我市知識產權創造取得顯著成績,專利申請量大幅增長,2011年專利申請量1254件,專利授權量458件。
今年前3季度,我市專利申請總量為872件,其中發明421件,實用新型372件,外觀79件;專利授權總量636件,其中發明261件,實用新型261件,外觀114件。安排40萬元對95件獲得授權的專利給予資助。受理申請技術合同登記,截至10月中旬共受理283件,金額8490萬。截至今年7月統計數據,我市實際發明專利擁有量803件,提前達到并超過“十二五”綱要目標。在關注專利申請數量增加的同時, 近年來我市更加重視專利質量的提高。為鼓勵企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的主體,在修訂后的海口市專利資助管理辦法中,加大了對職務發明的資助力度。從2012年起,我市專利資助資金從原來的每年100萬元增加為150萬元,鼓勵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消除“零專利”活動,形成了有利于知識產權運用和實施的機制。
將建海南知識產權“高地”
據市科工信局一位負責人介紹,這些成果的不斷涌現,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科學技術發展,企業已經成為創新主體,如椰國、賽諾實業等能夠堅持知識產權先行戰略,實施知識產權國際布局和具有行業核心競爭力,極大地提升了我市科技創新能力,為創新型城市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按照規劃,在“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建成海南省乃至南海地區的知識產權“高地”,專利技術轉化運用有顯著提升,力爭到2015年,專利技術產業化新增產值達28億元以上。
?
相關鏈接
中國2011年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首次超國外
我國擁有第二代轉基因棉花國際發明專利
發明專利授權量榜單公布 廣東居榜首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