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6日電北京時間今晚19時許,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新聞發布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中國作家莫言如約出席,回答了世界各國媒體的提問。
由于瑞典遭遇罕見暴雪,導致機場關閉、航班延誤,莫言直到當地上午才抵達斯德哥爾摩。從現場照片中看到,莫言和夫人手牽著手,頂著風雪步行抵達發布會現場。他身著黑色風衣和黑色西裝,打著寶藍色領帶,頸圍灰色圍巾,顯得十分瀟灑。
發布廳現場燈火輝煌,氣氛莊重。莫言端坐在白金鑲邊的椅子里,腳邊放著各家媒體的話筒,面帶微笑,容光煥發,完全看不出旅途的疲憊。莫言的妻子則低調地坐在發布廳一角,靜靜地看著丈夫在臺上接受采訪。
在整個提問過程中,莫言神情淡定,一直保持著同樣的坐姿,不動聲色地聆聽各國記者的提問。他幽默機智的回答不時引起現場的笑聲。
樸實誠懇:“我永遠是農民的兒子”
莫言得獎后,有不少人都擔心他會受名利之累,阻礙今后的創作之路。但莫言卻以實際行動向外界表明,自己“還是原來的莫言”。
與其他領獎人坐豪車來會場不同,莫言和夫人是步行到會場的。對此,他回答道:“我父親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莫言是農民的兒子。得獎之前是農民的兒子,得獎之后仍然是農民的兒子,’所以我看著好多人追著我簽名我都覺得有點奇怪。我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我知道我的水平到底有多高。我今后還想繼續保持這種謙虛的本色。”
在最新的“作家富豪榜”上,莫言以2150萬版稅排名第二,對此莫言調侃自己并沒收到那么多錢。“至于富豪榜說我今年收入了2150萬版稅。我后來到銀行去查了一下,哪有那么多。我不知道錢都匯到哪里去了。”
莫言的誠懇,還體現在他對創作的態度上。
在被問及自己筆名的含義時,莫言表示,這是他原名(管謨業)中間的一個字,拆開了就是“莫言”。“第二個原因,我小時候經常亂說話,給我父母親帶來了很多麻煩。所以他們教育我要少說話。第三個原因就是,人要是老是說話就沒有精力寫小說了。既然選擇了作家的職業,就應該把嘴說的話全部用筆寫出來。我的創作一直在尋求變化。”
莫言進一步解釋稱,這種變化是對藝術創新的追求,也是因為世界的變化產生的新的想法。“所以這個世界上一成不變的作家是不存在的。”
他透露,自己現在最希望的還是回到書桌前寫小說。“如果要問我現在最希望的是什么呢?我最希望回到我的書桌前坐下寫小說。有人說一個作家獲得諾獎后他再也寫不出好作品了。但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家打破了這個魔咒。我要努力加入這個優秀作家的行列,打破這個魔咒。”
笑對成名:“心如巨石 風吹不動”
發布會上,有記者頗為詩意地問及莫言得獎后的“煩惱”和“喜悅”。對此,莫言吟詩一句作為回應:“心如巨石,風吹不動”。
“諾獎公布以后,剛開始我確實有點不適應。包括在網絡上很多對我的議論和批評,我也感到很生氣。后來我漸漸感覺到,大家關注議論批評的這個人,跟我本人沒有什么關系。很多人在用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塑造著另一個莫言。所以我是跟大家一起來圍觀大家對莫言的批評與表揚。”
莫言說,相信自己的獲獎會引起中國讀者對文學的興趣,并希望他的獲獎能對中國文學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按照預定,莫言將在當地時間明日傍晚(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發表自己的得獎演說。對此莫言也顯得十分坦率,絲毫沒有成名之后的架子。“我準備我的演講稿時沒有任何壓力。一個作家在短短的演講稿中把世界上的事情都講一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的演講就是講真話。所以我的演講稿兩天就寫完了。其中一個上午還在網上呆了很久。”
此前據諾貝爾基金會人士透露,莫言的演講主題是“講故事的人”(storyteller)。莫言也就此做了一番解釋,提前“劇透”了部分演講內容。
“講故事是人類的天性。我們聽故事長大,長大以后變成講故事的人。但是講故事變成一種職業以后,目的就不僅僅是愉悅他人。他用自己的故事來表達對人生社會的種種看法。他也要用他的故事來歌頌真善美,揭露和鞭撻假惡丑。所以講故事是件很嚴謹的事情。故事里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最好的故事是讓每個讀者在故事里都能看到他自己。所以我要向這個方向努力。”
幽默犀利:“年輕姑娘追著我照相”
發布會中,莫言幽默犀利的語言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面對尖刻的提問時,莫言用自己的獨特方式化解了尷尬。
在被問及獲獎后生活中發生的變化時,莫言輕松表示:“對我個人來講最大的變化是我過去騎著自行車在北京街頭沒有人來理睬我。前幾天我騎著自行車在北京街頭走,好幾個年輕姑娘追著我照像。我一下知道,哦!我成了名人了。我得獎后馬上說過,我希望大家把對我的熱情,轉移到中國廣大的作家身上去。”
此前有瑞典媒體質疑莫言獲獎,稱結果“不公平”。理由是評委、漢學家馬悅然與莫言有私交。
對此,莫言也幽默地回答道:“我知道我得獎后,馬悅然先生背了很多的罪名。我和馬先生只有三面之緣,我們只是三支煙的感情,他多抽了我一根。馬悅然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知識令我佩服。”
還有記者追問馬悅然是否是莫言“親愛的朋友”。面對提問,莫言也不慌不忙。“你們外國人第一次見面就是親愛的朋友。我認識了一個意大利女孩,第一次給我寫信就‘親愛的莫言’,令我心潮澎湃,以為她對我有意思呢。后來人們說這是人家的禮貌習慣而已。”
?
相關鏈接
莫言啟程赴瑞典領取諾獎 領獎著裝引人關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