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蓮霧喜獲豐收。
記者 楊明 特約記者 梁崇平 攝
海口網12月10日消息(記者 楊明 特約記者 梁崇平)初冬時節,地處南國的海口飄起了蒙蒙細雨,有了些許的寒意。
而這幾天,美蘭區三江豪福江蓮霧示范基地卻是一片溫暖如春的景象:紅紅的蓮霧掛滿翠綠的枝頭,甜甜的笑意寫在員工的臉上。
12月5日上午,當我們來到基地時,剛收完一造蓮霧的陳燕花興奮地告訴我們:“今年年成好,再加上采用了新技術,蓮霧獲得了大豐收,不僅老板高興,我們心里也美著呢。”基地場長陳世景說,僅這一造果,她的收入就在4萬元以上,難怪她高興呢!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密切聯系實際,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
在美蘭區三江豪福江蓮霧示范基地采訪,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好處:在千畝坡地上不僅建成了高產優質的果園,同時還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這無疑是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生動實踐。
千畝坡地變高產果園
“基地目前已有近3萬棵蓮霧。”負責三江豪福江蓮霧示范基地開發的海南裕昌龍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梁素平說,基地累計總投資已達4000多萬元,引種了優質品種泰國黑金剛蓮霧。
回想起當年創業的場景,基地場長陳世景體會猶深。他說,當時,基地還只是一片普通的千畝坡地,零星地種植著一些橡膠、菠蘿,基本上沒有什么產出。2006年裕昌龍實業有限公司進駐后,引進先進技術和種苗開始種植蓮霧,多年來,公司一方面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不斷創新;一方面采用科學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為當地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闖出一條新路,同時打響了三江蓮霧的品牌,目前基地生產的蓮霧遠銷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2012年,“三江豪福江蓮霧”還被定為博鰲亞洲論壇指定果品。
據介紹,在剛剛結束的泛珠大會上,應省商務廳的邀請,三江蓮霧參展引起了轟動,“當時,我們只是展示一下產品,沒想到觀眾強烈要求購買,不僅展品被‘一搶而空’,而且還拿到了來自福建、廣州等地的大量訂單。”梁素平說。???
高技術帶來高效益
三江蓮霧的高產和優質來源于高新技術,基地技術員符致軍說。
公司開發伊始,就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根據本地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不斷改進和完善。
“我們經常對土壤進行檢測,每造果產出后,還要進行甜度檢測,如果發現甜度不夠,就會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符致軍說。
據介紹,目前,公司除了聘請了2名專職技術員外,還對所有的員工每月進行一到兩次的培訓, 培訓內容包括控梢、催花、保花、疏花、剪枝、保果等等,現在基地員工基本上都成了熟練的技術工人。
“今年,三江蓮霧只生產了兩造,按照技術要求, 明年如果是對產果的樹苗進行輪作,應該可以做到每天都有果出。”符致軍說。
員工年平均收入可達7萬元
據介紹,在豪福江蓮霧生產基地里,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責任田’,78名員工每人管理約300株蓮霧樹;今年每人年平均收入可達7萬元。
“員工除去每月每顆樹3.3元的管理費外,收獲每斤蓮霧還可獲得提成1.12元。”基地技術員符致軍介紹,原來基地管理實行“大鍋飯”,產量一直上不來。從去年開始實行崗位責任制后,大大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基地的效益也明顯提升。
基地員工陳燕花管理的這一造蓮霧產量最高,達4萬多斤,僅提成就可以拿到4萬多元。陳燕花原是當地一家農場的老職工,她接受我們采訪時一臉笑意:“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陳燕花說,“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泡’在基地的蓮霧樹上,采果的時候,幾乎是忙得腳不粘地,從早晨5點多起床一直干到半夜。”
裕昌龍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梁素平說,公司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大棚,明年對果樹的管理將更加精細,相信產量會更高,員工的收入也會節節攀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