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到北京市調研并主持召開座談會。 新華社發
12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來到北京市西城區主持召開座談會,就“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聽取20位參會者的意見。
劉云山在會上表示,要通過轉變作風、端正學風、改進文風,把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引向深入。判斷落實情況好不好的標準,是老百姓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得到解決。
這是十八大以來,又一次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參加的座談會。會上,新一屆最高領導層清新的文風會風得到延續,打斷、提問、不念稿已經漸成常態。
12月10日上午8點50分,北京市西城區委大院駛入一輛黑色轎車。車上下來一人,穿褐色皮夾克,快步走進大樓。
他是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大樓內迎接他的只有兩個人,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和西城區委書記王寧。
十八大精神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雒樹剛、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和新聞出版總署黨組書記蔣建國已經分頭抵達。
北京市與會的領導只有郭金龍和宣傳部長魯煒。
在休息室脫掉外套,劉云山沒有停留,轉身來到會議室,和每位參會者握手致意。
開場直奔主題
劉云山自己主持會議,他逐個讀出參會者名字,讓大家互相認識。
會議開場,劉云山直奔主題。
他說,十八大確定了前進方向,提出了宏偉的發展目標,產生了新一屆的領導集體,這個集體年富力強,經驗豐富,奮發有為,充滿生機。
他說,國家博物館就是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中央領導第一次集體活動,選擇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體現了文化情懷和對歷史的尊重。
緊接著,政治局出臺八項規定,提出改進工作作風,要實干,從我做起,從領導做起,從政治局做起。
劉云山說,一個月以來新的領導集體的所言、所行、所作、所為,讓大家為之一振。
22個人圍坐的會議桌非常“干凈”:沒有果盤,沒有毛巾,沒有鮮花,沒有講稿,只有筆記本和茶杯。
整個會議室也沒有橫幅。
會議室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為這次會議,他們只準備了一些茶葉和幾壺熱水。
西城區委書記王寧說,其他的公務員都在照常工作,沒有組織迎接。
因為每一個參會者都爭著發言,并且都發了言,計劃開到11點的會議,實際上12點一刻才結束。王寧說,區委沒有安排午飯。
領導帶頭,下面自然而然就跟上
為什么要舉行這個座談會?
劉云山說,十八大之后,政治局開了兩次會,第一次是研究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第二次是研究改進作風的八條規定,這兩個會議相互有內在的邏輯聯系。
在他看來,要通過轉變作風、端正學風、改進文風,把十八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引向深入。
“我是帶著這個問題向大家請教,聽聽大家的意見。”劉云山說,中央倡導改進會風文風,我們也要這樣,所以發言也不要照稿子念,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對我們有批評意見也可以提。
劉云山翻開自己的筆記本,準備記錄。
蔣建國是中央宣講團成員。他提出意見,十八大精神不要過度解讀。
劉云山馬上問:“什么叫過度解讀?”
蔣建國解釋說,本來十八大報告寫得很直白,很簡明,甚至翻譯成外語都不用做過多解釋,但是有些解讀文章不斷拔高拔高,反而讓人不好理解了。
蔣建國還提到,有些領導干部對報告的關注,還不如普通群眾。有的干部還在忙于迎來送往,搞形式主義,報告學得不深,反而被老百姓問住了,難住了。
聽完意見,劉云山提出,學習十八大精神領導要帶頭,改進文風會風主要說的也是領導干部,領導帶頭,下面自然而然就跟上了。他說,領導干部要改進作風,到群眾中去,跟群眾一起學習、座談。
劉云山說,學習十八大精神,提倡原原本本閱讀原文。他解釋說,經過二傳手、三傳手,可能出現“歪嘴和尚念錯經”,加入了個人觀點,這些觀點可能是錯誤的。
十八大報告原文并不長,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也很簡短,劉云山說,讀原文“劃得來”。
劉云山告誡說,學習上就要用心,費苦工,要抵制浮躁之風、急功近利之風。
作報告不能超2小時
如何創新方式方法,讓十八大精神深入人心?劉云山希望從會上得到啟發。
郭金龍提到,在群眾宣傳中要抓好專題互動,對共同關切的問題進行分眾式輔導,進一步凝聚共識。
劉云山贊同這一看法,他認為“一鍋煮”效果往往不好,要分眾化、小型化、具象化,要互動,老百姓有什么意見、有什么要求提出來,然后用十八大精神來解答,效果會很好。
雒樹剛說,中央要求宣講的時候,時間不能超過兩個小時,而且不能念稿子。
劉云山主張一定不要講太長。劉云山說,看一部電影才兩個小時,那還是有故事有情節,你作報告超過兩個小時,誰能聽進去?
新聞記者出身的劉云山,提到了“三貼近”。改進文風會風,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實處,都要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否則花架子越多,效果越差”。
毛眾是天橋社區居民,祖輩在天橋賣藝為生。他從小學會打快板、說相聲。作為北京“百姓宣講團”成員,他把十八大報告中的一些關鍵詞編成了快板。
安利利是參加座談會的唯一一位“90后”。她11歲喪父,家庭貧困,曾經連50元的學費都交不起。現在,她是北京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她也是北京百姓宣講團的成員之一。
她說,本來以為宣傳十八大精神會遭到抵觸,年輕人會很反感。她告訴劉云山“這是實話”。但是她發現,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大家,本身就是對十八大精神的宣講。“每個人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在她身上已經實現。
趣解“空談誤國”
劉云山說,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要“理論聯系實際”。
他提醒,如果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脫離實際,用假大空、黨八股去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也可能搞一陣風,也可能轟轟烈烈,但最后要落空。
他批評,有些地方只是在辦公室清談清談,擺擺龍門陣,侃侃大山,最后不干實事。
劉云山說,他最近看了一本書,是前政治局常委李瑞環的文集,里面的一個故事把他“逗笑了”:上世紀90年代初,湖北神農架地區很多野豬橫行,趕也趕不走。有人想了個辦法,把獅子、老虎等猛獸的聲音錄下來,支起桿子,用大喇叭放出來。一開始,野豬還真害怕,嚇跑了。
但是過段時間之后,野豬又回來了,因為它們發現只有聲音,沒有危險。后來野豬把桿子都給拱倒了。
村民們感慨,看來唱高調、說空話連野豬都騙不了。
劉云山說,這個故事談的就是“空談誤國”。
他告訴在場各位,現在是矛盾凸顯期,改革攻堅期,問題多。他希望各級領導干部認真研讀十八大報告,研讀黨章,研讀習近平近期一系列重要講話,增強問題意識,善于發現問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取信于民。
劉云山說,評價十八大精神落實得好不好,標準就是現實生活中老百姓提出的問題能不能解決,解決得越多,說明落實得越好。
預計2個小時的會議,被延長了一個多小時。安利利一直聚精會神,此前,她以為這會是一個讓人打盹的會。
“他不停提問,也會打斷,一直在讓我們思考。”安利利說。
回 訪
“一針見血”,效率也高
安利利(北師大研究生)
這個座談會和想象的還真不一樣。
前一天得知要參會,趕忙寫了一篇七八百字的稿子,主要是敘述個人的一些經歷以及參加宣講團的感受。到了會議室之后還又背了一遍。不過,隨著會議開始,聽著大伙兒的發言,我就知道這稿子已經沒有用了。
會中,有人發言時說了很長一段介紹的話,結果被要求只需要就一個問題展開說,即如何改進和創新。這樣的會議你會覺得“一針見血”,不會浪費時間,效率也高。
沒有套話,直入主題
孫杰(二商集團黨委書記)
這次的座談會的確有變化,首先從會場的布置上就能一眼看出來,打破了以前固有的形式,沒有條幅、沒有花籃、沒有礦泉水和紙巾。只有名簽、一杯水和幾張記錄用紙。這種座談會的形式真是挺好的。
一上來大家沒有套話,直入主題。我今天發言的內容也是會上聽完其他代表的發言又通過自己的理解現場思考的。
貴在落實和踐行
毛眾(西城區天橋社區居民)
今天的座談會,所有發言的代表都不是照著稿子讀,頂多是在現場擬一下發言的提綱。
雖然每個人的說話方式不同,但所談基本都是很實質的問題。目前北京在學習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方面已經形成了一種氣勢。各行各業都在熱情宣傳,現在要把宣傳的熱情轉向深入,貴在將來的落實和踐行。十八大精神不只是說說,而是要從我做起,腳踏實地去做。新京報記者湯旸
□新京報記者 宋識徑 北京報道
?
相關鏈接
劉云山:努力在重要領域關鍵環節實現改革新突破
劉云山同志簡歷
劉云山: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學 建設共有精神家園
劉云山會見墨西哥總統府新聞局局長索塔
劉云山撰文談理論大眾化:大眾明白才是真
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會見劉云山
近60名駐華使節走進中宣部 劉云山介紹宣傳工作
劉云山出席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理論研討會并講話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