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中南海會見美國前總統卡特。新華社記者馬占成 攝
新形勢下,中美雙方要不畏艱難,勇于創新,積累正能量,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開創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新局面。
——習近平
方曉
中美高層換屆后,雙方交流不斷,中國領導人也頻繁就中美關系喊話,總體基調積極。
昨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利用在中南海會見到訪的美國前總統詹姆斯·卡特的機會,在十八大后首次就中美關系明確表態,他強調,新形勢下,中美雙方要不畏艱難,勇于創新,積累正能量,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開創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新局面。習近平此番表態簡短清晰,還使用了此前在網絡空間流傳的“正能量”一詞,引人關注。
新華社昨日僅用了100來字對習近平與卡特的會見進行報道。對此,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賬號昨日解釋稱,對領導活動報道進行“瘦身”,顯示出報道要以“簡樸求實”為要,避免“假、長、空”,而要力爭 “短、實、新”。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與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米勒12日還在華盛頓共同主持了第13次中美國防部防務磋商。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亦在華盛頓會見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卡特稱贊賞習近平
卡特現年88歲,是美國第39任總統。在他擔任總統期間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昨天,在會見習近平之前,卡特接受中國媒體采訪稱,“中國新領導人讓人印象深刻。我和習近平已經見過三次面,今天下午是我們第四次見面。我非常贊賞他對基本原則的堅持。我知道幾天前習近平剛剛視察深圳,他的言談里都透露出改革開放的決心。我們相信改革開放的政策會在中國延續。”
在談到中美對外問題的差異時,卡特坦言美國和中國的基本哲學有所不同。美國習慣于干涉別國內政,通常是出于好的目的。而中國認為不應該干涉別國內政。“這是兩國的差異,也是各自的選擇,我覺得這也沒什么不好的。”
而談到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卡特則表示這并不是美國戰略的重新布局,“歷史上,即使是在二戰之前,美國和澳大利亞、菲律賓、韓國等國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系,二戰后和日本也是如此。這些并不是這兩年建立的新關系,我認為主要的變化是中國的影響大幅擴大,而這對所有國家都是有益的。”卡特說。
11日,卡特還會見了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李克強借此機會向世界表達了中國的改革方向——“中國30多年的改革實踐證明,它是漸進式的改革,也是不停步的改革。我們將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李克強還稱,我們要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是現代化的首要任務。與此同時,我們要推進社會的全面進步。社會的全面進步包含著諸多內容。如,貫徹中國憲法明確的保障人權原則,反對腐敗,讓政府權力透明公開地運行等等。
與此同時,率領中共代表團訪問美國的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12日在紐約會見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王家瑞介紹了中共十八大確定的發展目標和大政方針。他說,中國的發展會給美國和世界帶來更多機遇,中美關系面臨廣闊的發展前景。中方愿與美政府、政黨和各界友好人士一道,扎實建設中美新型合作伙伴關系。基辛格說,美中完全能夠建立新型大國關系,實現合作共贏,希望雙方為此作出不懈努力。
同意在亞太良性互動
此外,一直被視為中美關系短板的軍事關系,交流也在繼續。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戚建國與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米勒12日在華盛頓共同主持了第13次中美國防部防務磋商。雙方就中美兩國兩軍關系、海上軍事安全、國際和地區安全等問題廣泛深入地交換了看法,特別是就如何落實兩國元首就發展新形勢下兩軍關系達成的共識、推進中美新型軍事關系進行了探討,達成了許多共識。
雙方積極評價當前兩軍關系發展的良好勢頭,一致認為兩軍關系是兩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同意共同致力于推進兩國軍事關系,妥善處理對方關切,努力減少分歧,積極開展務實合作。雙方同意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良性互動,共同維護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戚建國還就臺灣問題,釣魚島、南海等問題闡述了中方原則立場,強調在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等問題上,中國政府的立場是堅定不移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