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食品問題的頻頻出現,港貨逐步成為國內消費者熱捧的商品。近年來,港貨的熱銷讓海口的港貨店越開越多,特別是在一些大型居民區附近的港貨店更是以便利的地理位置和相對便宜的價格,受到海口高端消費者的青睞。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海口市“港貨店”的進貨大多由水客帶入,不符合進口商品銷售規定,售后服務難以保證。更有不少“港貨店”還違規出售藥品,有可能給市民身體健康帶來影響;市面上甚至已經出現假冒偽劣“港貨”。
熱銷 悄然遍布海口大街小巷
記者近日走訪海口市各大路段發現,在包括西沙路、海德路、南沙路等不少住宅區密集的路段上,“港貨便利店”悄然增多。與此前就已經流行的進口食品小店不同,這些港貨店、洋貨店更加像一個微型超市,貨架上有不少港版日用品如沐浴液、洗發水、紙巾、牙膏、漱口水,西班牙胡椒粉、日本進口壽司醋等進口調料也不在少數。除此之外,各種嬰幼兒食品、藥品、保健品,也是這些港貨店、洋貨店里的熱銷產品。
在百匯城的一家港貨店,記者看到,這里的門面雖然很小,卻擺滿了各種商品。據老板介紹,她的弟弟是飛行員,經常去香港,所以就會順便幫著進貨。“那我們怎么知道你賣的是不是正品?”當記者質疑時,老板把當天的購物明細拿了出來,“你看每天我們店的銷售量這么大,做的都是熟客,有的一買就是幾千,怎么可能是假。”記者在港貨店恰巧遇到了前來提貨的李小姐,李小姐大約一個星期前在這里訂購了雪肌精的化妝水,這次過來是提貨。據李小姐介紹,由于海口很多化妝品店都沒有這種化妝水,所以她已經是這里的常客,雖然價格并不十分便宜,但畢竟省去了跑去香港購買的麻煩。“現在這種港貨店生意特別好,你看隔壁那邊不是又開了一家。”李小姐對記者說。
走訪 超范圍經營現象嚴重
記者連日來走訪發現,海口市區各大港貨店所銷售的“進口商品”絕大部分沒有加貼簡體中文標簽,包裝說明用的是繁體中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等,消費者對這些商品的真假辨識大多只能靠經驗,沒有相關的驗貨手段,容易混雜假冒偽劣商品。另外,記者發現許多港貨店存在超范圍經營現象。我國《食品流通許可證管理辦法》規定,未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不得從事食品經營,但記者走訪發現除了亞洲豪苑一家專門經營進口食品的港貨店有《食品流通許可證》以外,大部分沒有《食品流通許可證》的港貨店也在銷售食品。
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港貨店在銷售化妝品的同時也銷售進口藥品,包括正骨水、藥油、減肥藥、羊胎素等,種類繁多。但由于港貨店的進貨渠道魚龍混雜,藥品大多未經國家藥監局批準和檢驗,店主也無法提供藥品的來源證明文件和進口檢驗報告,如果使用后有問題,根本無從溯源,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
藥監局 將嚴查超范圍經營現象
記者昨日從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日執法人員在進行市場監督檢查時已經發現了有部分經營“港貨”產品的商店同時經營有標識“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或其他國家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藥品。海口市藥監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為了保證消費者的用藥安全有效,杜絕違法進口藥品流入藥品流通市場,請消費者在購買進口藥品時一定要到具有藥品經營資質的店鋪購買藥品,并認真識別。市藥監局表示,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對進口藥品的監管,一旦發現銷售違法違規進口藥品的,一律按照《藥品管理法》的相關規定予以嚴厲查處。
進口藥品銷售有規范
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首先進口藥品必須取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進口藥品注冊證》(或者《醫藥產品注冊證》),進口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還必須取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進口準許證》。其次,進口藥品的包裝、標簽和說明書,必須符合中國《藥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規定》,藥品說明書和標簽應當使用規范化漢字。最后,進口藥品要向貨物到岸地口岸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備案申請,并由負責本口岸藥品檢驗的口岸藥品檢驗所進行檢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