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文昌市委市政府正式發布公告,備受關注的文昌市“兩橋一路”——清瀾大橋將于12月18日正式通車。12月16日,記者率先來到清瀾大橋進行體驗:由文昌清瀾-東郊僅需不到5分鐘。
12月16日下午,記者驅車由海口出發,經海文高速進入了文昌市區。記者驅車經由文昌市迎賓路行駛至文航路,再到濱灣路,遠遠就能看見新建成的清瀾大橋。沿著濱灣路行駛至清瀾大橋的橋頭時,記者不禁被眼前宏偉的清瀾大橋給震驚了:潔白的橋身,堅實、平整的橋面,大橋上的“清瀾大橋”字體蒼勁渾然。“清瀾大橋現在已經竣工了,后天就可以正式通車。”一些正在給大橋兩邊電燈柱掛紅燈籠的工作人員興奮地說。
記者驅車行駛上了大橋,橋上限速80公里/小時,雙向6車道,而且橋邊還設有人行通道,行駛在橋上沒有絲毫顛簸的感覺,由清瀾行駛至對面的東郊用時不到5分鐘。
“多少年了,終于圓夢了,我們東郊的群眾再也不用坐輪渡到清瀾了。”文昌市東郊鎮碼頭村的村民符方成高興地說,以前要想由東郊鎮到文城鎮,只能乘坐輪渡過海,或者開車經由龍樓鎮、文教墟、東閣墟才能到文城鎮,整段路程約30多公里,耗時近1個小時。“我是開拖拉機運輸的,以前每次過河都要20塊的輪渡費,清瀾大橋通車后,不僅速度快了,還節約了經濟成本。”符方成告訴記者,清瀾大橋連接了清瀾和東郊鎮,東郊鎮附近還有龍樓鎮、文教墟、昌灑鎮等鄉鎮,群眾以后只要通過清瀾大橋就能來到文昌市區,極大方便了群眾的生活,拉動經濟發展。
另一位村民李先生說,每到晚上晚些時候,輪渡就不開了,他還記得在幾年前曾經有一回發生過令人遺憾、痛心的事:一位老人突發急病,必須立即送到文昌市醫院搶救,但由于輪渡已經停運了,老人后來沒能得到及時搶救而離世了。“清瀾大橋建好后,我們隨時都能從東郊鎮去到文城鎮啊。”
隨后,記者來到文昌市清瀾港的環球碼頭,這里人流、車流不息。售票處的工作人員說,由碼頭發往東郊鎮的輪渡大概是每隔十分鐘就發一班,單人票價是2元、摩托車票價是6元、轎車票價為30元。“肯定是從清瀾大橋過去東郊方便啊,以后坐輪渡的人會越來越少,說不定很快就沒有人坐輪渡了,老板應該會往其他方向發展吧。”
據了解,清瀾大橋為文昌市政橋梁,全長1828米,其中主橋長548米,引橋長1280米。鉆石型混凝土索塔高106米,主橋跨度300米,橋面寬34米,通航高度25米。2010年3月8日開工建設,是繼海口世紀大橋之后目前海南第二座跨海大橋。清瀾大橋是海南現有在建橋梁中塔高最高的橋梁,從承臺上計算高105.81米;清瀾大橋的鋼砼結構疊合梁,是海南跨度最大的疊合梁,長548米。清瀾大橋設計抗震級別為9級,系全國橋梁抗震級別最高的大橋,國內的橋梁設計抗震級別為一般為8級到8.5級。
清瀾大橋建成后,將銅鼓嶺、航天發射場、航天主題公園、東郊椰林風景區、八門灣、高隆灣、文城緊緊地串在了一起,為文昌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靈性,優化了城區路網結構,改善了城區交通環境、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打造城市品牌形象,推動城鎮化進程,為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振興瓊東北,實現綠色崛起具有戰略意義。
文昌清瀾大橋限速限速80公里/小時 (記者陳望 攝)
文昌清瀾大橋已竣工,部分車輛提前試行體驗 (記者陳望 攝)
文昌清瀾大橋上設有非機動車道 (記者陳望 攝)
?
?
文昌清瀾大橋即將通車,橋上掛滿紅燈籠 (記者陳望 攝)
文昌清瀾大橋通車后,東郊鎮將直通文城鎮 (記者陳望 攝)
文昌清瀾大橋沒有竣工前,文昌市民只能在清瀾港的環球碼頭乘船到東郊鎮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
文昌清瀾大橋沒有竣工前,文昌市民只能在清瀾港的環球碼頭乘船到東郊鎮 (記者陳望 攝)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