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中國清朝乾隆玉璽12月17日在法國最大的拍賣行艾德拍賣行以110萬歐元(約合904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據法新社報道,這次拍賣可能受到法律訴訟,因為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敦促拍賣行取消拍賣。他們說,這枚玉璽是在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時被盜。
拍賣前,這枚玉璽的估價為20萬歐元(約合164萬元人民幣)左右,但成交價高出這一估價數倍。買家是一位未透露身份的電話競投者。
拍賣行手冊上說,這枚玉璽高2厘米,長4.5厘米,整體呈深綠色,上刻有“御書房鑒藏寶”六個字。玉璽被一個法國家族收藏,他們自19世紀末起一直擁有這枚玉璽。
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透露,故宮博物院前講解員說,這枚玉璽屬于乾隆皇帝,在圓明園遭劫時被盜走。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已經委托律師準備對拍賣采取法律行動,如果拍賣繼續舉行,他們將作出偷盜投訴。
在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對北京西郊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掠和破壞。法國作家雨果曾經將圓明園稱作“奇跡”,并稱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掠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奇跡蕩然無存。”中方估計至少有150萬件文物被英法聯軍搶走。
中國一直抵制各類對圓明園文物的拍賣。前不久,英國邦瀚斯拍賣行撤銷了原本計劃舉行的兩件圓明園文物拍賣。
據了解,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由著名亞洲文物鑒定專家高美斯創辦。他1982年來到中國,在幾十年的文物鑒定工作中,為歐洲一些人公開販賣和展示走私中國文物而憤怒,也為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感到惋惜,于是決定幫助中國收回流失在世界各地的文物,為此成立了歐洲保護中華藝術協會。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由外國人專門為追回中國文物而設立的國際組織。
在圓明園流失文物中,有不少是珍貴的御制玉璽,這里我們盤點一下那些拍場上的圓明園玉璽。
“慎德堂”寶璽
御制“慎德堂寶”白玉交龍鈕寶璽去年12月亮相保利秋拍,這是當年慎德堂之御制信物,其印鈕圓雕雙龍,一龍身雕兩龍首,兩首向背而吼狀,龍須上卷,四龍角向后呈相連式,伏在其印背上,雕工精細,立體感強。印文為陽文玉箸篆“慎德堂寶”四字。
“九州清晏”寶璽。
“九州清晏”寶璽,此璽為白玉質地,交龍鈕。寶璽起拍價是30萬歐元,最終以138萬歐元的落槌價成交。相關資料顯示,這方白玉印章制于18世紀清朝乾隆年間,通高9厘米,長、寬各為10.9厘米,底部呈現四方形,刻有“九州清晏之寶”六字,上部呈現雙龍造型。“九州清晏”為圓明園最早建筑群之一,亦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坐落于圓明園西部,其名寓意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這方玉印“來自瓦蘇瓦涅將軍收藏”。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時任上校的瓦蘇瓦涅正是法軍駐天津大沽軍營的指揮官。
御鳳麟洲水凈沙明翡翠組璽
此玉璽為兩方,皆翡翠質地,交龍鈕,印文為陽文篆書,分別為“鳳麟洲”和“水凈沙明”。在現藏于北京故宮的《嘉慶寶藪》中對兩寶有明確著錄,為三方組璽中的兩方。此組璽在2009年11月11日瀚海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上被拍賣,成交價是1770萬元人民幣。
綺春園敷春堂玉璽。
2011年5月10日倫敦佳士得拍賣行“清嘉慶‘敷春堂寶’御寶交龍鈕灰玉璽”亮相,起拍價為40萬歐元。
“圓明園寶”璽。
著名的“圓明園寶”璽可以說是圓明園所有寶璽中最著名的,現存法國吉美博物館。
乾隆“獅子林”璽。
2007年05月27日香港佳士得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中,獅子林璽亮相拍賣行,此璽為白玉質地,獅鈕,璽文為陽文篆書“獅子林”三字。此璽于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日在圓明園獅子林中陳設,之后再沒離開獅子林景區直至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此組璽失蹤。此璽最終成交價是4514400元人民幣。
乾隆“紀恩堂”璽
2004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乾隆皇帝的白玉交龍鈕“紀恩堂”寶亮相拍場,“紀恩堂”寶白玉質地,交龍鈕,陽文篆書“紀恩堂”三字,印體四周陰刻乾隆帝御制《紀恩堂記》全文。此璽原存放于圓明園四十景之一鏤月開云的紀恩堂內,為乾隆皇帝的一方非常重要的寶璽。最終“紀恩堂”璽以1400.24萬港元成交。
道光“涵月樓寶”“潔渠同民”
白玉瓦鈕璽
在2005香港蘇富比春拍會上,道光“涵月樓寶”和“潔渠同民”白玉瓦鈕璽亮相,這也是圓明園道光朝璽首次亮相。兩方印章皆白玉質地,一方印文為“涵月樓寶”,一方為“潔榘同民”這是三方一套寶璽中的兩方。涵月樓為圓明園九州景區上下天光中的一景。此組璽最終成交價是1208400元人民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