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20日消息(記者余加亮)因自己工作多年的“新海龍玻璃總匯”及老板黃彩榮拒絕購買社保及支付經濟補償,員工廖元林憤而提起訴訟。然而,官司眼看贏了,黃彩榮卻注銷了商號,連身份證也換了,使維權道路異常艱難。廖元林說:“不打贏這場官司,他今年不回家過年。”
“我是黃榮,不是黃彩榮”
廖元林今年32歲,來自湖北。2004年2月起受聘到海口市美蘭區“新海龍玻璃總匯”安裝玻璃,2010年5月辭職,辭職原因是老板黃彩榮一直不跟他簽訂勞動合同,不給他購買社保,還拖欠著他的工資。
廖元林辭職后,找到海口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海南川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韋桂慶幫助廖元林維權。2011年11月,廖元林向美蘭區勞動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新海龍玻璃總匯”老板黃彩榮為他補繳2004年2月至2010年5月期間的社保費,并支付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因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98500元,以及支付經濟補償29250元。
美蘭區勞動仲裁委支持了廖元林的訴訟請求。然而,在2011年3月31日裁決書下達之前的2010年11月30日,“新海龍玻璃總匯”商號被老板黃彩榮申請注銷,在原址上新成立了一家“海龍玻璃總匯”,負責人為陳寅希。當美蘭區勞動仲裁委向“新海龍玻璃總匯”負責人黃彩榮下達仲裁裁決書時,黃彩榮向仲裁委出示了一張身份證:黃榮,聲明她是“黃榮”,而不是“黃彩榮”,拒絕簽收仲裁裁決書。
律師韋桂慶告訴記者,律師取證中發現,“海龍玻璃總匯”與“新海龍玻璃總匯”僅僅一字之差,店里一切照舊,而陳寅希正是黃彩榮的兒子,而且新店在工商部門留下的聯系手機號碼也是黃彩榮的,員工也指認在新店“主事”的也是黃彩榮。“這不能不說新舊兩個店存在某種聯系。”
在“新海龍玻璃總匯”負責人黃彩榮拒絕履行勞動仲裁決定后,廖元林于2011年11月28日向美蘭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美蘭區法院審查認為,被告“新海龍玻璃總匯”已經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注銷,已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美蘭區仲裁委仍將其作為責任主體裁決其承擔民事責任,屬于程序錯誤,于2011年12月14日下達“(2012)美執字第25號”執行裁定書,裁定不予執行。
?
?
訴訟之路一波三折
2012年2月,廖元林在律師韋桂慶的幫助下向美蘭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狀告“新海龍玻璃總匯”及其負責人黃彩榮,要求補繳社保費及經濟補償。
然而,法官審查后告訴廖元林,“新海龍玻璃總匯”已經注銷,“黃彩榮”也不存在了,不能告不存在的單位和個人。如果要堅持起訴,法院只得判決廖元林敗訴。不得已,廖元林于2012年9月17日撤訴。
廖元林12月12日對記者說:“我在新海龍玻璃總匯里工作了七八年,天天跟黃彩榮在一起,怎么就變成了黃榮了呢?”不能告不存在的“新海龍玻璃總匯”和“黃彩榮”,那怎么告呢?
為了幫助廖元林再次起訴,海南川海律師事務所專門召開了多次研討會,最終決定參照海口市社會保障局公布的單位各年度最低基數及各項社會保險變動表,計算得出廖元林2004年2月至2010年5月期間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之和,將訴訟請求轉化為要求黃彩榮向廖元林支付社保費31685元、支付拖欠的經濟補償29259元,并且將被告人陳述為:黃彩榮,又名黃榮。
2012年11月20日,廖元林第二次向美蘭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這場官司將于2013年1月14日公開開庭審理。
玩的是同樣的魔法
不但廖元林在告,還有一個打工仔吳淑瑞也在狀告“新海龍玻璃總匯”及其老板黃彩榮。兩個案子如出一轍。
2000年9月,吳淑瑞受聘到“新海龍玻璃總匯”,工作崗位是美工和油漆工。吳淑瑞于2010年11月3日辭職。原因是工作期間,他多次向老板提出簽訂勞動合同和繳納社會保險,但被置之不理。
當吳淑瑞2010年11月18日向美蘭區勞動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請后,黃彩榮即注銷了“新海龍玻璃總匯”商號。勞動仲裁生效后,黃彩榮拿出“黃榮”的身份證拒絕簽收勞動仲裁決定書。吳淑瑞于2011年11月28日向美蘭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結果也因“新海龍玻璃總匯”和“黃彩榮”不存在而被法院裁定不予執行。隨后,吳淑瑞向美蘭區法院提起訴訟,也因為“新海龍玻璃總匯”和“黃彩榮”不存在不得不于2012年9月17日撤訴。
“無論是廖元林,還是吳淑瑞狀告新海龍玻璃總匯,老板黃彩榮都采取了同樣的手段,注銷被起訴的商號,更換身份。”律師韋桂慶說,這兩個官司中,黃彩榮玩的是同一道魔法,目的就是逃避債務。”
記者12月14日上午趕到位于和平北路20號的“海龍玻璃總匯”,在吳淑瑞的指認下找到了他原來的老板黃彩榮。但她說是在這里打工的,她也不叫“黃彩榮”,她叫“黃榮”,并拿出一張身份證給記者看。記者看到身份證確實是“黃榮”,照片跟本人也相符,1960年生,是海南五指山市人。“黃榮”說“海龍玻璃總匯”負責人陳寅希確實是她的兒子。
吳淑瑞氣憤地說,他在這里打工十多年,雖然“新海龍”變成了“海龍”,但老板黃彩榮化成灰他都認識,陳寅希他也認識。黃彩榮是廣東人,根本不是海南人。
面對吳淑瑞的指認,“黃榮”連聲說:“你認錯人了,你認錯人了,我不認識你。”并抱起一堆賬本往外走。
“海龍玻璃總匯”的女職員告訴記者,老板也沒有跟她們買社保。
“黃彩榮”到底是誰
12月12日,記者幾經周折,終于從有關部門獲悉“新海龍玻璃總匯”成立于2007年3月12日,組成形式為個體經營,經營者為黃彩榮。黃彩榮注冊時所留的身份證信息為:1964年5月出生,身份證號碼為4408246405115××,住址為廣東省雷州市龍門鎮。該身份證于1996年3月簽發,有效期為20年。
12月19日上午,記者從公安部門得到了證實,黃彩榮注冊“新海龍玻璃總匯”時所用的身份證信息是真實的,出生地為廣東省海康縣龍門鎮人,只不過使用的是一代證,而海康縣就是后來的雷州市,現在已經換成二代證,號碼為44082419640511510×。而“黃榮”的身份信息為:1960年1月出生,出生地為廣東省雷州市,二代身份證號碼為4408241960012150×,現住址為五指山市計經委宿舍,發證機關為五指山市公安局。雖然名字、出生日期不同,但出生地記錄和兩張身份證上的照片卻有許多相似之處,民警比對后認為,“兩張照片看起來非常像同一個人。”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民警告訴記者:“從兩張身份證的記錄來看,‘黃彩榮’的身份是原始記錄,應該沒有問題,而‘黃榮’身份證的來源有較大嫌疑。”
12月19日下午,記者再次致電黃彩榮,她說了一句“我不是黃彩榮”就掛斷了電話,再也不接電話了。
?
相關鏈接
戴相龍:加大國資劃撥社保力度 對明年A股有信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