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7日,日本東京,首相安倍晉三在新年招待會上與日本企業界代表舉行會晤。??
中新網1月12日電綜合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1日對去年中國爆發反日游行一事批評中國,此番發言的背后是安倍相信日美、日韓關系的改善有了一定的眉目。他認為,如果日美韓切實開展合作,就可以對華采取強硬態度。
安倍在出任首相后不久表示,暫時不會按眾院選舉競選綱領,派遣公務員常駐釣魚島,日本政府高官稱,此舉表明,安倍可謂采取“安全起見”的態度。
但是,年初安倍派遣特使訪問韓國,找到了修復因日韓爭議島嶼(日本稱竹島,韓國稱獨島)問題而陷入對立的日韓關系突破口。作為最優先課題的日美關系方面,雖然安倍1月訪美沒有成行,但外相岸田文雄將從18日起訪美就強化日美同盟進行確認。
另外作為首次外訪,安倍計劃從本月16日起訪問東盟3國。安倍表示:"我們將和東盟國家加深聯系,不但在經濟方面,在能源和安全保障領域也要加深合作。通過上述舉措加強日本的外交能力,謀求經濟發展和成長,這也將有助于實現地區的穩定。"
日本外務省高官指出:“對華強硬的條件已經具備。”
報道指出,安倍曾批評民主黨執政時期就領土問題頻頻出現“外交敗北”局面。他在本月11日的記者會上批評去年中國爆發反“購島”游行致部分日企受損一事,并強調在釣魚島問題上“絕不會讓步,也不會讓釣魚島成為談判對象”。安倍同時稱,希望中日兩國回到戰略互惠關系,改善關系。
有意見認為,安倍此舉旨在對中國發出訊息,同時向國內宣示決心。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認為,安倍此前已經多次發表過涉華表態,在上臺前他的態度就顯得比野田內閣更強硬。
劉江永認為,安倍的言論表現出其不敢主動應對釣魚島問題、內心虛弱;同時更反映出日本目前領導人缺乏政治智慧和哲學思維。劉江永分析稱,日本政府目前的態度是無視客觀現實,僅憑主觀認定“釣魚島屬日本”,不承認領土確實存在爭議。因此,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不僅未能通過外交渠道對話協商以得到合理解決,反而使兩國民眾產生矛盾,成為兩國抗衡的導火線。
?
?
?
相關鏈接:
安倍批中國不負責任 稱日美韓聯手可強硬制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