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國防部長28日宣布,日前該國利用國產“開拓者”運載火箭將一只活猴送上太空并隨后安全返回地面,“將艙體送入太空并成功返回是邁向載人航天的重要一步,伊朗很快就會建立空間觀測基地”。
據伊朗英語新聞電視臺28日報道,伊朗航天局局長哈米德表示,裝有猴子的艙體脫離火箭后進入距離地面120公里的預定軌道,隨后按計劃返回地球。艙體落地后被完整收回,猴子成功存活,“在這個項目中,我們把一個活生生的動物一只猴子送入太空。這種猴子的生理機能與人類非常相似,我們使用這只猴子測試生命維持系統和飛行狀況。艙體是完全密封的,配備有能夠制造氧氣和吸收二氧化碳的機器。所有的生命體征都傳送到了地球,艙內的攝像機記錄下了整個過程”。
《環球時報》駐伊朗記者看到,伊朗國家電視臺于當地時間28日晚5時播出了載有猴子的國產衛星發射并安全返回地面的消息。畫面中出現了火箭發射升空與直升機搜尋返回的艙體并把“沒有被命名”的猴子從中取出的過程。不過,電視臺沒有播放猴子在太空的畫面。另外,對于何時何地發射火箭、如何將猴子送上太空的技術細節,伊朗方面并未公布。
伊朗“送猴上太空”的消息很快引來西方關注。美國務院發言人紐蘭表示,美國對相關報道深感擔憂,“聯合國已明確禁止伊朗進行類似的彈道導彈活動”。法國智庫戰略研究基金會學者格魯塞爾說,如果“猴子上太空”的報道屬實,意味著伊朗取得重要成就,“如果你有能力保護運載工具返回地球,那么你也能保護軍用彈頭在高溫和高壓的情況下運作”。
美國“克利夫蘭”新聞網28日以“伊朗猴子在太空是一個大問題還是沒什么大不了”為題稱,對于伊朗送猴上太空,西方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華盛頓郵報》稱,如果成功將猴子送入太空并返回地面,說明伊朗已經擠進世界少數可以將靈長類動物送入太空的國家行列。但美國太空政策專家格斯登說,伊朗的“成就”并不值得擔心,“把一只瘦小的猴子送入亞軌道根本沒什么好興奮的,他們(伊朗)已經具備在地區發射彈頭的能力了”。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艾勒曼說:“從戰略上講,伊朗沒有通過這次發射確立或展示新的軍事能力。”
中國航天專家龐之浩29日表示,蘇聯早在1957年就用微型載人航天器將一只狗送上太空,但當時的技術是不能返回的。這次伊朗讓猴子活著回來,說明運載器應該是生物衛星。生物衛星一般要有讓生物體存活下來的保障體系,但相比載人飛船而言,其內部功能要簡單得多。美國和俄羅斯都送過猩猩上太空,但中國沒有用過動物,而是采用模擬人。更關鍵的是,如果猴子返回地球,那說明伊朗已經掌握了返回衛星的技術。目前為止,只有美俄中三國掌握定點返回技術。日本和歐洲沒有載人飛船,也不掌握返回技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