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一日,在武漢東西湖區七雄路星光大道音樂會所門前,一群農民工擺“航母Style”造型、跳騎馬舞討薪。楊濤攝
模仿外交部發言人、穿戲服扮元芳、跳江南Style……近日,農民工通過各種新花樣討薪,引起人們關注:年關將至,奔波勞累一年的他們討薪還難嗎?
千姿百態討薪路
“砰砰砰”,1月26日北京市海淀區上林溪小區一套正在裝修的房子里,貼磚工劉世亮正在用橡膠錘敲打著瓷磚。“這是今年的最后一個活兒,下午跟老板結了工錢,過幾天就可以回家過年了!”劉師傅略顯疲憊的聲音中透著開心和滿足。談到工錢,劉師傅輕松地說,“最快當天就能拿到錢,拖得時間長點兒的也不會超過20天。”
而此時,家住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鎮的劉榮卻犯了愁。這個20多歲的年輕媽媽在鎮上的陶瓷廠做印花工,每個月工資2000元。“每個工人都有一個月的工資押在老板手里,如果辭職,這錢就別想要了。”劉榮無奈地說。“押工資”已經成了她們廠不成文的規定,老板拖欠一兩個月的工資更是常有的事兒。“眼看過年就要用錢了,我去找廠里要了好幾次,才把拖了兩個月的工資要回來。”劉榮感慨道。更讓她苦惱的是,押在老板手里的那2000塊錢,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要回來。
欠薪現象有所緩解
就外出農民工的拖欠工資狀況,國家統計局2012年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從近幾年調查數據看,被雇主或單位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比例逐年下降,2008年-2011年分別為4.1%、1.8%、1.4%和0.8%。
農民工討薪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又到年末,全國各省市積極采取措施,保障農民工拿到辛苦錢。1月22日,在山東省昌樂縣檢察院檢察官的幫助支持下,92名農民工的300余萬元工資已全部兌現;近日,陜西省靖邊縣開展集中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和農民工工資清欠專項行動,為1895名農民工追回拖欠工資2501萬元。
“欠薪現象有所緩解,但變相克扣農民工工資的情況依然存在,阻礙著農民工順利討薪。”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崔海興說。
討薪關鍵要靠法律
“解決農民工討薪難,關鍵還是要靠法律。只有欠薪企業、勞動監察部門、農民工等各方都按法律來辦事,這一問題才能得到合理地解決。”崔海興說。
據了解,2011年5月1日,惡意欠薪入罪已開始正式實施。日前,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稱“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3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或拒不支付10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3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即構成數額較大,應追究刑事責任”。
崔海興說,“政府部門相關規章制度的出臺和整個社會的輿論支持也是農民工順利討薪的重要保障。”
據悉,各地政府也積極制定相關政策保障農民工順利討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