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華民俗里的小年,習近平一行冒著嚴寒,來到“瘠苦甲天下”的甘肅定西,看望鄉親們并送去了年貨,其中有兩樣年貨令人感動,一樣是烘托春節的春聯,一樣是孕育希望的詞典。
習近平春節慰問群眾,考察了甘肅百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的圓夢工程引洮供水工程工地。定西缺水天下馳名,作為西部連片貧困地區,定西的未來希望首先是要有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水,有了水才有生活的保障,才會有改變家鄉的基礎,習總書記深知定西人的渴望,送去的不僅是年貨,更是深情的希望。
春節是一年的總結更是一年的開始,因此它有豐收的喜慶和對未來渴望的憧憬,春聯作為中華文化中重要的符號之一,不僅在大江南北廣泛存在,更是影響到周邊一些國家,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春節,抒發美好愿望。習總書記送春聯不僅是送喜慶文化,更是送去了對未來年景的新希望。
作為希望的載體的智力更顯得重要,因此一本小小的詞典顯得禮輕情意重,格外的不平凡。讓我想起三十多年前的一個春節,當時還比較貧困的家庭,母親給我的過年禮物是一本新華詞典,厚厚的詞典對我這個大別山區貧困孩子來說是稀有的禮物、珍貴的禮物,她后來對我學習促進作用重大。一本詞典對孩子來講就是良師益友,就是走向未來的路標,有了孩子才有未來,先有智力脫貧未來才能持續致富,我深知小小詞典里滿溢著總書記的厚望。
陜北的苦令習總書記回憶起了知青歲月,老鄉說“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習總書記回故地訪貧問苦,滿懷深情的說,黨和政府會關心和幫助大家,咱們一塊兒努力,把日子越過越紅火。這小小的年貨寄托了習總書記對定西人盡快脫貧致富的深深殷切的希望和關懷,也是把黨和政府的溫暖,猶如春風一樣溫潤著貧困地區的百姓的心房,這兩件文化符號的年貨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不僅是對那些奢靡作風的警示,更是以小見大的倡導人們要艱苦奮斗,滿懷信心和希望,去實現美好中國夢。
?
?
相關新聞
習近平視察蘭州談基層黨建: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