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船還是太小,顛簸不說,只能裝200名旅客。”在完成春節前三沙市最后一次交通補給后,“瓊沙3號”船長黃心芳說:“新年新希望,我希望早日開上5000噸以上的大船,更好地保障南海開發。”
今年60歲的黃心芳,在海上已經漂了44年,剛剛過去的2012年,是老黃最忙的一年,“三沙設市后,運輸頻率增加一倍,說是一周開一趟,但每周有四天漂在海上,另兩天裝貨,還有一天原地待命,基本上沒有休息。”
工作時間長,主要是路上耽擱得久,從文昌清瀾港到西沙永興島,全程不過180多海里,受馬力限制,一趟下來卻要跑15個小時。“海上航行,多呆一小時,就多一分危險,因為大風巨浪隨時可能發生,跑得快就能躲過去。”黃心芳說。
從1978年國家批準建造和運營“瓊沙號”后,直到“瓊沙2號”“瓊沙3號”,三沙交通補給船的每次升級換代,都大大提高了駐島軍民的后勤保障能力,即便如此,交通運輸仍是軟肋。
“你知道為什么把開船時間定在下午5點嗎,就是因為船太小,做飯不容易,所以選在晚上開船,過了飯點,就可以不用管飯了”,黃心芳無奈地說。
隨著三沙市的設立和國家南海大開發戰略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到南海旅游度假、尋找商機,但南海旅游開發仍是“短板”。
“每次開船都有朋友找我搞上島的名額,但是船上客艙有限,不得不婉言回絕。”黃心芳說,一些人沒有渠道上島,就去找“黑導游”坐改裝漁船來西沙群島,其實很不安全。
群眾有所需,政府必須有所應。據悉,三沙市政府與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已簽訂協議,計劃投資2億多元建造新一代交通補給船“三沙1號”,該船排水量8100噸,最大航速20節,計劃在2014年完成交付。
對此,黃心芳充滿期待。他說,有了“三沙1號”這樣的大船,運送能力和速度都將大大提高,“以后可以朝發夕至,船員不累,乘客能欣賞沿途風景,駐島軍民也能得到更好地補給,真希望交船的時間早點到。”
?
?
?
?
相關新聞:
日本批捕中國船長 因涉嫌違反日本漁業主權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