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17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實現物聯網在經濟社會重要領域的規模示范應用,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初步形成物聯網產業體系,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
《指導意見》指出,發展壯大一批骨干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打造較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
《指導意見》提出了九個方面主要任務,包括加快技術研發,突破產業瓶頸;推動應用示范,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社會管理,提升公共服務;壯大核心產業,提高支撐能力等。其中,加強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傳感器的研發與產業化,著力突破物聯網核心芯片、軟件、儀器儀表等基礎共性技術,加快傳感器網絡、智能終端、大數據處理、智能分析、服務集成等關鍵技術研發創新,推進物聯網與新一代移動通信、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衛星通信等技術的融合發展。
對工業、農業、商貿流通、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等重要領域和交通、能源、水利等重要基礎設施,圍繞生產制造、商貿流通、物流配送和經營管理流程,推動物聯網技術的集成應用,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帶動性強、關聯度高的典型應用示范工程。此外,積極探索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共贏的新型商業模式。
《指導意見》明確,加強財稅政策扶持。加大中央財政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國家科技計劃、科技重大專項的作用,統籌利用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持政策,集中力量推進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大力支持標準體系、創新能力平臺、重大應用示范工程等建設。
完善投融資政策。鼓勵金融資本、風險投資及民間資本投向物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加快建立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金投入在內的多層次擔保體系,加大對物聯網企業的融資擔保支持力度。對技術先進、優勢明顯、帶動和支撐作用強的重大物聯網項目優先給予信貸支持。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物聯網企業在海內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鼓勵設立物聯網股權投資基金,通過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劃設立一批物聯網創業投資基金。
業內人士認為,《指導意見》出臺將利好該產業“先鋒”射頻識別領域,包括其中的電子標簽、讀寫器等,信息存儲處理、軟件和IT服務等領域也有待資金進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