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18日消息(記者謝舒 實習生李敏鈺)海口交通問題無數次躍然于市政協委員的提案上,大到城市路網布局,小到公交線路分布無不得到政協委員的關注。海口路網的日益完善合理,交通狀況有所改善,市民出入逐漸方便,都有市政協委員們的有力推動。
幾年來,市政協有關海口交通路網建設的建議被采納。自2011年以來,海口以“五路四橋”為載體,實施了國貿片區、海秀中路“兩個”循環系列暢通工程,消除了海秀中路、金龍路道路晚高峰交通滯留現象,交通事故發生率減少近50%,受到社會的好評。在這執勤的交警告訴記者,以前為疏導這里擁堵的交通常常花很大的力氣,現在這一切都已經不存在。
去年,農工黨海口市委提交的《關于優化海口市路網加大公共交通發展力度的建議》作為海口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督辦案,提案對海口路網建設和公交能力提出5點建議。為此,海口2012年在開通5條斷頭路的基礎上,投入海府一橫路、美祥東路等10條斷頭路的貫通建設。實施包括重點片區、10條主干道在內的“‘10+3’重點片區交通組織優化方案”,涉及解放路、農墾、國貿三個片區,包括龍昆南、龍昆北、海秀東路、海秀西路、海府路、國興大道、白龍南路和白龍北路10條主干道。啟動全長18.42公里,東起國興大道西段,西至火車站的海秀快速路建設,逐步形成海口快速路網體系。海口還堅持公交優先,目前主城區干道已全部覆蓋公交車,基本滿足群眾出行需要。近期開建的8個公交場站已有2個建好起用,6個正加緊建設。
政協委員李愛國在他2012年的提案中提出,興建地下通道有利于緩解交通壓力,是完善城市路網的途徑之一。《海口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編制中充分研究了李愛國提出的建設、融資、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建立了一套地下交通設施管理制度和措施。委員黃健提出在望海國際廣場和海口人民公園建地下通道。這一建議被有關部門采納,“十二五”期間將在五指山路和海秀東路交叉口建“L型”人行天橋或地下通道,方便市民直達公園、購物中心及智能停車場。
目前有些直達海口火車東站的公交路線是市民盟提出的,目的在實現高鐵車站與公交線路的零換乘。乘客李阿姨說東環鐵縮短了市縣與市縣間的距離,直達車站的公交線縮短了火車站與市區的距離,將方便進行到底。政協委員建議在龍華、秀英、美蘭、瓊山四個區分別開設幾條行政中心專線,方便市民往來海口市長濱路第二辦公區辦事,目前也得到實施。還有,錯時上下學、規范電動車管理、合理取消部分紅綠燈等政協建議也都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實施。
?
相關鏈接
民生民議·2013海口兩會建言征集 海口網幫你捎話到兩會
海口“兩會”:寫百姓關心看得懂的報告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