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1日消息(見習記者 吳丹丹)發展海口特色旅游文化、挖掘整合羊山地區生態與人文資源、加快海口旅游業轉型升級發展……2012年,海口市多位政協委員針對海口旅游發展提出建議。
走具有自身特色旅游文化發展道路
旅游起源于對山川河流的游歷和觀賞,從旅游的自然景觀資源來說,海口“有水無山”,缺乏有文化底蘊的秀美山色,相比南岸海景略為遜色。從旅游的人文景觀資源來說,海口有歷史旅游文化、現代旅游休閑文化等資源,但是規模小,分布零散,沒有形成自身特色。政協委員吳仁武、陸來浩在《關于發展海口特色旅游文化的建議》中提出,海口應走整合人文景觀資源、大力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現代旅游文化之路。
根據《海口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海口旅游發展已定位為“世界一流熱帶濱海休閑旅游目的地城市,我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示范城市,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綜合服務中心和南海旅游組織與服務基地”。據市旅游委介紹,海口十分注重文化旅游產品的創新,已成功舉辦過的“海口之春”旅游藝術節正是旅游新產品之一。
提案中,兩位政協委員還強調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優化旅游環境。對此,市旅游委表示,海口已開展大量文明宣傳教育活動,并充分發揮海口網、海口晚報、海口廣播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主渠道作用,向市民傳播文明理念。
推進鄉村生態文化旅游開發
海口羊山地區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這里,有火山噴發后形成的火山熔巖地貌,有諸多古代遷瓊官員落籍而產生的故事,包容了多種文化。新坡、遵譚、石山、東山等地區鄉村的獨特自然生態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最具發展鄉村生態文化游條件。
政協委員劉芳芳提出的《關于挖掘整合羊山地區生態與人文資源推進鄉村生態文化旅游開發建設的建議》被列為2012年海口市政協主席督辦案。提案提出,有關部門需對羊山地區進行文化旅游資源普查、調研活動,科學規劃在建的綠色休閑慢游系統,將羊山地區生態與人文資源合理地貫穿起來,打造成海南“低碳高綠”的生態文化旅游區域,不斷做旺海口旅游產業。
記者從市旅游委處得知,根據海口市城市發展“東進、西擴、南優、北拓、中強”的空間布局,市政府在羊山地區推動建設觀瀾湖度假區、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新區等重大旅游項目,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
目前,海口已初步規劃形成了以海秀鎮、長流鎮、西秀鎮為主的城區型文明生態村片區,以永興鎮、石山鎮為主的羊山生態型文明生態村片區和以東山鎮為主的農業觀光型文明生態村片區。同時,海口在龍泉-遵譚打造的美譚片區充分發掘古文化資源,把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相結合,突出羊山文化特色。該片區內涌潭的古牌坊、古墓群,坊門的古官道,雅詠的韋執誼墓和紀念館,儒文的一門三將軍祖居等都得到了較好的修復和保護,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
相關鏈接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